那麼未來遭到敵人攻擊,只要武器充足,即便沒有外界救援,也可以自保。其實未來遼國是不可能從這裡用兵的,太遠,僅是一個後勤就讓遼國吃不消了。主要防範的還是阻卜人,與磨古斯無關,天知道以後磨古斯會不會重新倒向遼國,再說磨古斯也不能控制所有阻卜各部。
有了這樣的建設,便可以扼守弱水川,成為賀蘭山西部與河西走廊北方的重要門戶。
那邊的宋軍不指望了,但是河東還有許多兵馬,也就是拋除了西路軍,宋軍在這邊能調動的軍民數量依然能維持在六十萬左右。
實際這一戰軍與民的概念十分模糊,所謂的民並不真正是民,雖動用了真正的民夫,但他們只負責國內的押運,就包括原先的戰俘,一個也沒有調往境外。
這個民,實際是由廂軍、壯丁、義勇、保丁,以及河東後方的一些弓箭手,關中與潼關以東的一些保捷軍,雖是弓箭手與保捷軍,因為他們在後方,久不習戰,這才將他們劃成民夫行列。
不過這些人以前多少派教頭教習過,只是沒有上過戰場罷了,這段時間的操磨,多數人都有所進步,至少能讓他們站在城頭上拿起武器防禦。
但拋除了這些民兵,餘下的都是宋朝最強的軍隊了。
這麼龐大的兵力,即便興州城那邊拖累了許多宋朝兵馬,各個堡砦也要派兵把守,但也能調動二十萬以上的機動兵力與遼國作戰。
在這裡作戰,遼國又不佔優勢,故章楶很好奇,遼國能出動多少兵力過來才能不慘敗而歸。
其實這次遼國三軍主將耶律斡特剌正表示頭痛著。
對於宋朝承諾的和平,遼國也沒有完全相信,信一半疑一半,疑與西夏那邊彷彿,以為宋朝內部又出現了矛盾,因此也派了一些斥候潛入夏宋邊境,也就是銀州北面一帶地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這次宋朝出兵速度太快,並且幾路兵馬根本無銀州方向無關,因此等遼國聽到訊息,宋朝幾路主力軍隊都進入西夏境內了。
遼國西京官員立即通報遼道宗耶律洪基,遼國內部開始發生爭執,有的要戰,有的僅表示責問,有的表示要出兵威脅,但不是真用兵。
不過這時候遼國接到了一個好訊息。
陸輝將各個頭領以及部下的家屬一起送走了,後顧無憂,他們再度出動,此時他們只有數千人了,不過經過反覆的征戰,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一個個成了百戰老兵,並且又用的游擊戰術,人數少又意味著很好隱蔽,後勤供給不困難。
於是在他們襲擊下,遼軍又被陸續擊殺了一千多戰士。
並且各部族雖因為遼軍威逼,紛紛倒戈,向遼國表示效忠,但暗下里許多部族卻是支援這部軍隊的,不但送給他們情報,還暗中支援了許多物資。
迫於無奈,遼軍想出了一個計策,讓五國部最東面的越裡吉部向他們提供大量物資,先爭取到這一叛部的信任。也正好,陸輝帶著這些戰士,活動在這一地區,東到越裡吉部、馬紀嶺,西到混同府,再往西不敢去了,遼軍兵力太多,再往東,屬於遼國蠻荒地區,沒有震懾力,無法牽制遼國軍隊。
陸輝也沒有想到,由是上了當,越裡吉部不但得到他的信任,還讓越裡吉部“支援”了近百名戰士混入叛軍中,由是讓遼軍知道叛軍的所有底細,於混同灑畔一片樹林裡,被遼國數萬兵馬合圍。
此役,僅不足百人殺了出來,逃向了東南茫茫密林中,下落不明,餘下人等全部被遼軍擊殺,包括彼岸留下的幾十名將領,也有近半人犧牲在這一戰中。
幾十個人,已經不形成危害了,而且他們也逃散了,很難再聚集起來。於是遼軍勒令各部,並且開出一些巨賞,繼續追剿這幾十名叛軍,然後率軍撤出遼東。
這導致了主戰派佔據了上風。
至於高麗,遼國暫時還真沒有想過要報復,頂多就是繼續恫嚇罷了。
這一次女真叛亂,雖然持繼的時間沒有史上磨古斯叛亂的長,但規模更大,幾乎席捲了大半個遼東,數萬名遼兵於這場鎮壓中失去了生命,也嚴重地拖累遼國的經濟。
再加上宋朝於西北咄咄逼人,那還有心思報復高麗。
同時出忽王巨預想的是,關於這次叛亂,無論怎麼掩飾,越來越多的遼國大臣已經懷疑宋朝實際暗中已經參與了。而且宋朝現在航海業十分發達,聽說已經抵達幾萬裡外的地區,那麼抵達遼東東北海濱地區還有何難度?
不過如何支援西夏,又發生了爭議。
有人就說直接攻打河北路,圍魏救趙,逼迫宋朝從西北撤軍。
然而又有人反對,雖然這些年宋朝於河北最前線沒有建設什麼堡砦,但於其前線卻陸續地建設了許多堡砦,而且訓練了許多邊兵。最前線的防禦力度可能削弱了,可是次前線防禦力度卻加強了,也就是實際厚度增加了。這個說法也有些道理,為了不招至遼國強烈的反對,最前線宋朝確實按照宋仁宗時的二次盟約,沒有怎麼建設。不過隨著王巨的提議,宋朝不僅在次前線訓練了許多邊軍,後來又陸續地建設了許多堡砦。特別是遼國第二次來勒索,這些堡砦都快鋪到了趙州、深州與河間府的南部。
遼國想出兵,很難將兵力迅速抵達黃河,那麼就不能對宋朝產生致命性的威脅,然而西夏堅持不了多久。西夏滅掉了,宋朝主力軍隊返回,遼國只能退兵回來。
但那個後果則嚴重了,這是遼國直接主動撕毀條約,輕則宋朝的五十萬歲納沒有了,重則兩國重新開戰。
如果那樣,本來就十分緊張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第二種說法,則是直接出兵西夏。
出兵西夏能佔據大義,你們宋朝說西夏是你們宋朝的故土,西夏國主向你們宋朝稱臣,但不要搞錯了,西夏國主同樣向我們遼國稱臣。而且這次不管你們宋朝用了什麼藉口,都是主動撕毀和議的。因此我們遼國有理由應西夏國主之邀,進入西夏,援助西夏。
在西夏境內作戰,不至於與宋朝徹底撕破臉皮,即便將宋軍打敗,也能多少給宋朝一個臺階下。
於西夏作戰,雖不是遼國主場,但西夏百姓支援,能佔據人和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