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過後,女真人反而迅速壯大起來,包括長白山部,回跋部,都有一些部族紛紛來投奔。因此遼國又集結了二十萬軍隊,兩路狙擊。陸輝看到敵人勢大,便授意女真人分出一部分兵力,順著鴨綠江而下,正好鴨綠江東側遼軍兵力盡數抽調,由是迅速佔領了遼國西岸的保州與開州,又讓人用高麗語,冒充高麗國王王烋下的命令,誘惑對岸的高麗一部將士領兵替換了他們。隨後他們從小道,撤向高麗的東海岸,藉助海船又折了回去。”
先是吳楠等人從春天時就進入高麗,甚至來到鴨綠江附近。打探地形,以及各種情況,同時還得知有一個叫李秉真的高麗守將。十分勇猛,痛恨遼國。不過此人武力過人,卻是一個肌肉發達,缺少腦汁的粗人。
缺口就是從他手上開啟的。
但根源還是來自遼國,遼國環顧四下,茫茫然似乎沒有對手,因此從高麗上一代國王王徽開始,又開始騷擾高麗,導致高麗人就象慶曆年間宋軍將士對西夏一樣。心中又恨又怕,不是李秉真一個人。
當然,這些情況隔著一道大海,王巨是不知道了,否則他會下出更好的幾步棋來。
它們被吳楠派人打聽出來後,吳楠與陸輝便利用這個情況做了這些安排。之所以選擇李秉真這名將領,一是他比較痛恨遼國,二是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容易上當。
不過整個過程根本不象王巨所說的這麼簡單。特別是從誘惑李秉真入彀起,可以說是步步驚心。
而且李秉真帶著高麗兵馬,交接了開遠城後。撤回高麗難度同樣不小,因為現在整個鴨綠江都被遼國控制,包括高麗東海岸線整個長白山地帶,南到朝鮮興南,都屬於遼國的地盤,雖然這一片地形以山區為主,遼國仍派駐了一些哨所堡砦,因此不但要化整為零,瞞過高麗人的眼睛。還要瞞過遼國人的眼睛,才能慢慢潛到東海岸邊。藉助夜色,用小舟登上大船。再順著東北風,返回密州與彼岸。
但彼岸的五千兵馬王巨就沒有講了,否則又會讓大家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聯想。
事實上宋朝斬時,在海邊是沒有天敵的,就包括倭國那邊。
現在最富裕的國家,不是宋朝,而是倭國。
隨著大批大批的木材與金銀運到宋朝,倭國各種緊缺的商貨,同樣從宋朝源源不斷地運過來,但在悄無聲息間,倭國區域性地區開始水土惡化了。
其實就算水土不惡化,沒有海禁,那麼就不會有沿海商賈的暗中勾結,倭寇同樣不足以為害,到了真足以為害時,歷史又不知道翻開怎樣的新篇章了。
從這上面講,也沒有必要讓宋朝君臣以後提心吊膽的。
趙頊道:“難怪……”
“難怪?”
“王卿,你先繼續說下去。”
“遼東那邊陸輝看到敵人勢大,繼續指導著這些女真人,利用李繼遷的那種戰術,加上遼東深處大山黑水,地廣人稀,與遼國大軍展開了游擊戰。”
“游擊戰?”範純仁不解地問。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也就是利用地形上的優勢,想辦法避開敵人的主力軍隊,不停地騷擾其後方與其供給,或者看到敵人的小股軍隊,聚集優勢力量,將其殲滅。甚至到了關健時候,還可以假投降,等到敵人主力軍隊走後再度叛亂。要知道整個遼東深處面積很大的,肯定不止就這四五萬丁壯,也有許多部族並沒有參加叛亂。這樣反覆的詐降之下,遼國軍隊就會產生誤判,將一些沒有反叛的部族也鎮壓下去,一些真投降的部族壯士處死,那麼反叛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遼國這次派來的幾員主將似乎皆有些能力,但因為這條措施,拖到秋後還沒有將叛亂肅清。”
幾千彼岸軍隊撤離後,陸輝與幾十名主將並沒有撤退,但他們夾雜在龐大的叛軍中,也不顯眼,如果真危險時,人少,也好逃跑。那邊還有一個不凍港呢,一艘小船就逃了出來。
後面的這些訊息,是王巨進京半路上,吳楠他們派人送過來的。
“這樣能拖到明年了?”
“臣也不是很清楚,女真人不怕冷,遼國人也不怕冷,特別是因為戰爭,嚴重地傷害了農耕畜牧,到冬天則很困難了。”
王巨嘆了一口氣,有完顏阿骨打與沒有完顏阿骨打終是兩樣的。
“但不管怎麼說,今年遼國受了重創。所以當時劉昌祚將這份國書送到臣手中,臣的傔客韓韞說,立即將夏使帶著這份國書扭送出境。不過臣沒有答應。畢竟今年西夏困窘到了極點,我朝又佔領了銀州,但當時臣為了迷惑遼國,對遼使說臣去西北整頓邊防,順便會教訓西夏。非是滅西夏,以便贏來寶貴的時間。如果這樣的國書都被臣扭送出境,臣的用意也就分明瞭。”
“你是說同意議和?”
“正是。”
“同意議和後又用兵……”範純仁道。
“範公。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內聖外王,何謂聖道王道?對內部要仁愛。對外部則是要平,要伐,要兇狠,要無所不用其極。至於承諾,也不能不遵守,但關健看對什麼人來遵守,西夏對我朝遵守了盟約?即便遼國要好一點,還將三十萬變成了五十萬。友情的歲幣變成了屈辱的歲納,河東那邊又勒索了七百里走了。其實和平是國家強大生生打出來的,自古以來,從沒有過盟約能換來真正的和平,相反,聰明人會用盟約迷惑敵人,束住敵人的手腳。只有愚蠢的人才會用盟約將自己手腳捆住。我說一個例子,唐太宗是不是一位明君?唐太宗與突利在渭水河畔結為盟友,但最後唐太宗是如何對待這位盟友的?為什麼我與文公他們屢屢發生衝突,正是這種理念的不合。我說的愛民。是愛所有的民,文公眼中的民,則只有士大夫。然張角兄弟是士大夫嗎。陳勝吳廣是士大夫嗎,黃巢是士大夫嗎?然後我的想法是內聖外王,要將國內所有百姓儘量變得富裕,強壯自身,對外部要兇狠。文公卻是將宋朝往內王外聖上引,對待士大夫仁愛,對待敵人仁愛,對待平民百姓則要兇狠,明是儒臣。卻做了儒家相反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特別到了清朝,寧贈友邦。不贈家奴。
而且這種思想甚至影響到了,許多人頭上的辨子摘掉了。心中的辨子仍沒有摘掉,更有過份者,不孕就不孕吧,無論是借種或是代孕,有多少人哪,居然用倭國人代孕,並且是花重金請倭國人代孕,賤到這一步!
“陛下,而且臣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本來梁乙逋這次謀劃很好,我朝不同意議和,會讓西夏境內各部族百姓同仇敵愾,還會贏來遼國人的幫助。”
“遼國人的幫助?”趙頊訝然。
如果王巨所說全是真的,遼國這次損失很慘重的,前面兩次,最少讓女真人折騰了近十萬大軍,現在仍有二十萬大軍陷在遼東,如何相助西夏?
“遼國是全民皆兵,當然了,這不可能的,不會若真是想幫助,即便二十萬大軍陷在遼東,還會抽出許多兵馬。”王巨簡單地解釋了一句。史上遼國第一次出動十萬大軍鎮壓完顏阿骨打失敗,遼國接著又出動了七十萬兵馬。當然,但這也是遼國極限了,所以七十萬兵馬大敗後,遼國沒有什麼兵力了,迅速亡國。因此王巨說了這麼一句,如果遼國真的同意援救西夏,想抽調出十幾萬兵馬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