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29章 機會?

第829章 機會? (第3/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全服通緝 水逆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所以這是一個機會,而且那個太保原先準備打算兩路進攻宗哥城,因此前鋒抵達了保敦谷。溪巴溫揮軍西上,那個太保不得不停下三軍腳步,如今就駐紮在保敦谷,哪裡位於青沙山南麓山根處。也是宗哥城南下廓州的要道口,所以原先還有一個巴扎集市)供兩州客商百姓交易。於是那個太保勒令諸族百姓,緊急搶修一座堡砦。大約他的打算,先將溪巴溫解決,再將兵力抽出來,繼續揮軍青唐城。”

“王巨在哪裡?”

“他是宋朝戰神,當然身先士卒,身在最前線了,正在那座剛開始修建的堡砦裡。”

“國相之意乃是分兵?”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多是要分兵行動的。但分得不好,就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如岐溝關之慘敗。還有去年阿里骨與梁乙逋聯手的定西城之戰。

但不是說不分兵不好,如果不分兵,十幾萬大軍聚在一起,攻打某一城池,三軍利用效率不高,而且兵馬越多,行動越緩慢,整個作戰行動也顯得呆板。並且不是不分兵,就能求一個穩的。如高梁河之戰,十幾萬宋軍沒有分兵。照樣慘敗!

“正是這個分兵,並且宋軍還要分出許多兵力留守於河州廓州各個堡砦。現在那個太保手中的兵力已經只有六七千人。”

“這是一個好機會啊。他怎能如此膽大?”

“也不是膽大,你身陷宋境,不大清楚,實際現在阿里骨比我國還要窘迫,即便六七千人駐守保敦谷,阿里骨也拿宋軍沒有辦法了。非是他手中無兵,而是他名位不正,又連連慘敗,各部的兵力無法調動。但是我們大夏進入,則是截然不同。得到我國援助,附從的部族也就多了。而且那太保力阻溪巴溫西上,也暴露了他的野心,用此做文章,又會有更多的部族附從。同時阿里骨也可以派使安撫溪巴溫,默視他統領河南諸部積石山下諸部)。”

“國相是說集兩國大軍進攻保敦谷?”

道理很簡單了,宋朝兵力仍有不少,到了這一步,梁乙逋也不敢說宋軍戰鬥力差了,但一部在湟州,從地圖上看是離不遠的,拉直了不到兩百里路,可實際中間隔著千重山萬重山,還是高大崔嵬的大山險嶺,因此只相隔了這麼遠,兩路宋軍卻無法相互支援。

所以王巨憎恨河湟的道路,並且讓朝廷立即撥出大量錢帛,用於河湟修建道路,原因也就在此,不僅現在作戰不方便,未來治理平亂,同樣也很不方便。

王巨又是從現在剛剛修城,現在的堡砦多是夯土為城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凝固。因此永樂城那邊的城牆在西夏軍隊撞擊下,一場大雨一淋,城牆一起倒塌了。還有平夏城那邊,夏軍直接帶著鐵鍬來挖城牆了。

新城牆不結實,王巨手中的兵力少,那麼兩國大軍齊集,就能迅速將保敦谷這支宋軍吃掉,即便王巨能及時逃出生天,兩國大軍呼嘯南下,如果阿里骨再派使安撫溪巴溫,相信到了這時候,溪巴溫會知道輕重,那麼東又有溪巴溫的軍隊,溪哥城內部又會有部族從裡面配合,積石山下宋軍同樣會迅速慘敗。

更重要的宋軍為了征伐阿里骨,熙河路的守軍並不多了,就連苗授與熙州知州王君萬都親自上了前線。即便湟州的宋軍回撤,多半也來不及了,那麼在兩國大軍席捲之下,不但收回了湟州,說不定連熙河路與蘭州大部分地區也被收復下來。兩國局勢也從此扭轉。

“國相,這是一個好主意。”

梁乙逋老臉一紅,主意是不錯,但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阿里骨在信中寫出來的。

他又說道:“從其他地方調兵也來不及了,而且諸路都集結著大量宋軍,即便有兵也不能抽調。所以唯一能調動的地區。只有西涼府與宣化府,哪裡多是吐蕃人與回鶻人,對阿里骨並不排斥……”

涼州與甘州是多是吐蕃人與回鶻人。可阿里骨在他們心中算個球啊!更要命的是原來這裡名義上是吐蕃六穀部與甘州回鶻所在地,實際上自漢唐起。陸續有許多漢人遷徙過來,只不過這些漢人蕃化或胡化,因此他們對中原與秦州吐蕃一樣,十分親近,所以才在五代與宋初,多次向中原王朝迎取漢人當刺史。

不過樑乙逋也清楚,但不這樣說怎麼說呢?於是他話音一轉道:“你點集五萬兵馬,立即穿過癿六嶺。由貓牛城迅速發往宗哥城。這個速度必須得快,否則宋軍將溪巴溫平定後,戰機就沒有了。同時注意幾點,首先我們是聲援阿里骨的,這五萬兵馬又多是新兵,故聲援為主,作戰為輔,當然,經過這一戰後,五萬兵馬也就可用了。”

打著打著。不能真一直搖旗吶喊啊,所以最後必然會有一些夏兵戰死,同袍死了。什麼宋人漢人吐蕃,仇恨也就上來了,當然,五萬蕃兵羌兵也就可以正式用來與宋軍交戰了。

大家意會就可以,不必要講明。

“我們是支援阿里骨的,故我們不須帶多少糧食輜重,這樣才能加快行軍速度,不過我也回信給了阿里骨,讓他在青唐城立即籌備糧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實際情況是現在西夏國庫同樣空空如也。而且這五萬兵馬一抽調,雖然夏收對於涼州甘州沒有那麼重要。但或多或少,總會產生一些損失。因此五萬兵馬只好去青唐城就食了。

這會給阿里骨造成一定的壓力,然而現在救命要緊,還能管得了這麼多?

阿里骨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還有,一旦大捷,請切記,我們是大夏國,不是吐蕃國……”

意思如果這個戰略計劃能成功,最後得要儲存實力,多替西夏撈好處。

仁多保忠去了涼州與甘州,除了原來的幾千駐兵外,餘下的幾萬兵馬,全部從各部族抽調丁壯了,一時間民聲鼎沸,但畏於西夏多年來高壓統治,也沒有那一個部族敢公開反抗。

兩州幾乎一半丁壯被仁多保忠抽調出來,迅速集結成軍,撲向了癿六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