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定西城中的宋軍殺出城,劉法又從北方的安西城潛行於定西城的側翼,同時撲了出來,劉法又於龕谷潛行到西南方向,也撲了過來。
四面八方,營裡營外,到處都是宋軍的吶喊聲,喊殺聲,三萬吐蕃大軍一起矇頭了。
其實他們戰鬥力比西夏人還要強悍,不過古怪的是。宋軍從來就不害怕吐蕃人,自曹瑋開始,與吐蕃人作戰。十戰九勝之。況且現在吐蕃兵馬雖多,早就亂了。這樣的亂軍之中,個人再勇猛有何用?
三萬吐蕃兵馬,只有一萬餘人逃回了熙州。
諸將也沒有再追,當然,以現在的宋軍力量,如果再將蘭州河州的兵力集結起來,足以讓阿里骨好好喝上一壺,但那樣。梁乙逋這十萬兵馬,就能解決了。
數路大軍繼續掃蕩,將逃散的吐蕃將士抓捕,又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向平西砦出發。
不過這時梁乙逋已經得到定西夏吐蕃慘敗的訊息,甚至也知道上了禹藏花麻的當,開始撤軍了。
…………
王巨看著大夥,說道:“諸公,我早說過,軍事上。不懂者,最好少發言,以免擾亂民心軍心。”
前段時間。不僅司馬光文彥博上書,也有許多大臣表示了擔心。
但現在呢,梁乙逋開始逃跑了,阿里骨還逗留在熙州城下,也要逃跑了,當然,如果他不逃跑最好。
王巨又說道:“前段時間表面上看是失守了洮州,但只是表面,如今西北連續給朝廷帶來五個大喜鳴沙城之戰。催毀靈州,拿下天都山。洮水大捷,定西城大捷)。但後面還有兩個大喜。所以說這件事,非是我表功,只是希望我去了西北後,諸公不要拖我的後腿。”
其實主要就是說給趙頊聽的,只要趙頊能堅定,一小撮人無論怎麼鬧,也鬧不翻天了。
不過就是這樣,王巨也不喜。
不管怎麼說,阿里骨背叛,給他確實帶來了許多煩惱。
雖然知道這是一個反骨仔,但在王巨心中仍渴望平定西夏後,阿里骨再反不遲,那樣就可以一個個解決了。
王巨又說道:“諸位,臣離開大宋後,軍事上,必倚仗章質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朝不缺乏善長內治的文官,但缺少精懂軍事的重將,諸位,切莫又象對待狄青、張亢與王韶那樣,生生將章質夫再糟蹋了,而且這是許多士大夫最拿手的好戲。將國家的棟樑弄垮弄死,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有的大臣被他說得臉紅起來。
狄青張亢與他們沒多大關係了,但王韶之憋憤,主要是王安石不悅,粗暴地將王韶拿下,但這個拿下的過程當中,在場的就有一些大臣扮演著不光彩的推動角色,王韶這才一貶再貶,最後含憤病死。
趙頊也感到慚愧。
如果王韶不憋憤的死去,以王韶為主帥,伐夏那來的慘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也未必啊,如果王韶好好的,也不會同意這樣匆匆忙忙地五路伐夏,還會讓趙頊不滿。不讓趙頊痛到骨子裡,趙頊是不會反醒的,那怕他青年時曾抱怨宋仁宗沒有將狄青保護好。
大家散去,蔡卞好奇地問:“太保,還有兩個大喜,難道是擊敗梁乙逋與阿里骨的主力軍隊?”
這時沒有隱瞞地必要了,王巨說道:“阿里骨主力軍隊恐怕吃不掉了,不過樑乙逋這十萬兵馬是休想逃出生天。”
“那麼還有一喜呢?”
不要說蔡卞多嘴,他是中書舍人,中書省的次要官員,也有決策之權,當然也有權利過問了,不過王巨同樣有權利不說,不要問他權利從哪兒來的……試問司馬光訊息為什麼這麼靈通!
但蔡卞非是蔡京,此人識大體,而且作風清廉,到了中書後,蔡卞極仰慕王巨,王巨同樣也十分看重他,因此王巨低聲說道:“此戰共出動了熙河、秦鳳、涇原與環慶四路兵馬,但鄜延路兵馬有沒有出動?”
“啊。”
“西夏與吐蕃兩國聯手,兵力眾多,因此前線得一步步來,這樣才能始終保持著以優勢兵力,集中殲敵,當然,好訊息隨著鳴沙城大捷,也就一波波來了……”
實際上王巨還少算了一波……
王巨又問道:“元度,知道為何我一直不配合你外父嗎?”(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