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公,如果當初遼國南下時,王超將軍果斷地帶著十幾萬定州官兵南下,切斷遼國的後路,寇萊公會不會同意真宗的澶淵之盟。或者李元昊兵臨長安時,收不住貪心,攻打長安城,陝西數路官兵以及京城的禁兵從四面八方合圍過來,又會是如何?”
這樣一說,無論韓縝或許將都明白了。
阿里骨滑得太遠了,但他與宋軍攻夏不同,宋軍在靈州城下雖然慘敗,但將沿途的堡砦城池一起撥掉了,所以只要能逃出來,就能逃回去。然而現在熙河路雖然兵力不足。甚至放棄了大部分的堡砦,但重要的堡砦城池還在宋軍控制之中。
實際阿里骨這麼做,看似囂張。實際很冒險。
即便大開大合的王韶用兵吧,也是先拿下抹邦山。再拿下熙州,然後用兵河州洮州,即便這樣,一度還差一點讓吐蕃人切斷後路,因此於沿途重要的所在,修建了幾個堡砦,保障供給安全,這才漸漸將熙河收復。
哪裡象阿里骨這般的猖狂?而且阿里骨這支軍隊不完全是騎兵。與王韶一樣,馬步軍混雜著的。
“早一點將京兆路官兵調過去就好了,”韓縝也嘆氣了。
王巨搖了搖頭。
京兆路最能打的官兵,無外乎就是鄭白渠那些保捷,可是他們隨高遵裕前往靈州,損失慘重,當年訓練的幾萬保捷,如今只剩下一萬餘人了。
可能還會用上,但那得到真正的伐夏,一戰定乾坤之時。現在這種拉鋸戰,沒必要,也不忍再調動這些兵士了。
餘下的保捷。那別當真了,至於禁兵,軍紀嚴明的幾將官兵同樣陸續調往前線,餘下的官兵,同樣也不能當真了。
還有鄜延路的官兵,路途太遙遠,不宜調動。
實際參戰的四路官兵數量並不少,關健這四路各堡砦依然還要派官兵留守,至於蕃兵。現在的蕃兵與保捷一樣,半牧半耕。不然朝廷發放的薪酬太少了,正是有這些耕牧的收入。並且免稅,才使他們收入增加,增加了收入,才有信心出戰。可是夏收就要上來了,與西夏不同,一道橫山隔阻,使得陝西各路天氣比西夏天氣要暖和一點,夏收的時間同樣也提前了數天。所以四路官兵數量是不少,但無法全部調動出來……
同時王巨章楶用兵,與王韶不同,王韶是大開大合,王章二人則是精於種種算計。
如果是王韶,那麼就可以從蘭州抽調一部分兵力,雖不及阿里骨手中的兵力多,但王韶絕對敢戰的。
但換成了王巨與章楶,那就有算計了,不象西夏,王章二人早在鳴沙城佈下了一副好棋,可是阿里骨出忽意料地滑到了熙州,哪裡有時間安排什麼好計策。
那麼就要算計了。
在城中堅守是不行的,即便保住各堡砦不失,還是被動挨打。
至於出城野戰,實際宋軍並不象阿里骨所想的那麼弱。
特別是對付吐蕃人,宋軍根本上從來就沒有懼怕過。問題還是兵力……
如果兵力差不多,王巨與章楶或許敢對阿里骨這支軍隊下手了,況且熙河路主將是苗授,那怕就是付出重大傷亡,那也是值得的,這支軍隊吃掉後,湟州等於垂手可得了。
關健兵力懸差太大了,或者從當地調集各蕃部的強人壯馬過來,用吐蕃人對付阿里骨的吐蕃軍隊,那得開多大的腦洞,才敢這麼做啊?
但也不能說王巨與章楶合在一起還不及王韶,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短處。
機會大好,可胃太小,吃不下只好不吃了。
王巨放下了手中這些急報,又想了想。
宋軍一直沒有真正動手,但到了這時候,大約的結果,王巨已判斷出來了。
於是他到了三司,翻看了一下國家收入支出的總賬,心中又核計了一下宋朝未來的盈餘。
恩,是盈餘,雖然宋朝收入降至一億八千萬,但這個收入基本能保住的,雖然明年沒有三千萬刺激,也沒有三千一百萬基建的拉動,不過南方三路開始向朝廷輸血了,雖不多,但能將這個收入保持著持平。
從今年起不會撥款用於基建了,也不會撥款用於保馬戶保丁戶補貼了。
因此從今年起不計兵費的話就能產生更多的盈餘,也能大約地將未來國家每年盈餘算出來。
當然,如果宋朝發生大的災害,王巨也悲催了。但宋朝這幾年有大災害嗎?王鉅細想了一下,雖記不清楚,但似乎在史上元佑之初,國家應當沒有大型災害吧。
不過還有一個吐蕃呢,就不知道內庫有多少盈餘……王巨心中想到,隨後覲見趙頊。
“陛下,想要平滅西夏,最少得集結陝西與河東兩路大部分兵力。”
趙頊點了一下頭。現在他知道想滅西夏實際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