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15章 溫馨

第815章 溫馨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王巨這一回真氣急了。

現在他的時間無比的寶貴,不是趙頊不相信他,是趙頊說倒就倒下去了。

王巨說三年將西夏搞掂,鳴沙城之戰過後,再來一個賀蘭石,章楶調到河東後,再於銀州戰上一合,三年之內,足以將西夏擺平,這個擺平,不僅是拿下西夏,還包括將後面的叛亂都鎮壓掉了。

但這還有一個首要的前提,那就是趙頊還能活著……

然而現在又加上一個吐蕃,即便三年時間,都有些吃緊了,在這個關健時候,司馬光又使陰招,拖後腿,讓王巨如何忍受。

但有的人,如李清臣,心中則想到,說得太粗鄙了,這終是在朝會上,當真是菜市場哉?

可後面王巨一番話,立即讓李清臣閉上張口的嘴巴。

“陛下,還記得輕泥懷側乎?”

趙頊點點頭。

輕泥懷側是西夏大將,又是橫山一個大部族的酋長,手下掌控著一萬多名番兵,主要他離宋朝近哪,就在延州長城嶺那邊,一旦投奔宋朝,不管如何利用,對西夏來說,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可能有人洩密了,程勘前面稟報朝廷,後面西夏就派人安撫,就沒有然後了……如果真是有人洩密了,司馬光就是第一個懷疑物件。不僅他排斥戰爭,而且與程勘同樣有著私仇。具體原因,參見前文)

還有呢,詛咒皇子不得好死案,也查到了司馬光頭上,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同樣不了了之。

“陛下,臣不是很明白。吐蕃攻破洮州,西夏入侵定西城,這個訊息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了。但阿里骨擅殺經斡穆等數千熟蕃,梁乙逋在南會州大肆燒殺擄掠。知道的大臣並不多。”

這句話可能後人不大明白,但經常看史書,會看到這一句:某大臣“私洩禁中語……”然後被貶官。

如果不經常看史書者,那就是林沖誤闖白虎堂。

也就是大臣在各部司處理公務可以,但不要將這些公務到處宣傳,當然了,你可以將這些公務對比較可靠的門客說出來,讓他們做一個參謀。但這些門客如果嘴巴不緊,傳揚出去,同樣會悲催了。

只要傳揚出去,立即貶官。這就是所謂的私洩禁中語……

白虎堂便是帥府,林沖被高俅陷害,來到帥府前,帥府裡有許多機密情報公文,因此被充軍。當然,這一段是虛構的了,實際所謂的宋徽宗六賊當中。高俅還算不錯的,許多得力大將,包括韓世忠。都在他手中得以成長,至少這種事高俅是不會做出來的。即便海上之盟失誤,但當時誰會想到一群生女真那麼強悍?原先一直默默無聞的耶律大石是那麼牛逼?甚至不亞於岳飛!現在王巨還不同樣用生女真在牽制遼國?

不過這些小說嘛,就不能當真了,比如三國演義裡的蔣幹,唐朝演義中的反面角色蘇定方,那得多冤哪。或者楊家將中的反面角色,潘仁美的原形潘美,狄青。龐太師的原形龐籍,都比高俅更冤。

但不管是虛構的小說。還是史書,道理都是一樣。

那麼國家事務。各地官員就沒有權利知道了?還是有權利知道的,那就是邸報,它相當於後世的人民日報,能公開的重大事務,會用邸報發放到各地官員手中,不能公開的無論是邸報或人民日報,都看不到了。

然而問題來了,知道這條訊息的,不過二三十重要的大臣,又是“禁中語”,是不準洩露的,但現在遠在涑水的司馬光是如何知道的?

李清臣忽然一驚,他是不會象司馬光洩露了,但他於前天家宴時,與幾個交好的官員說過這件事。

他是舊黨大臣,這幾個交好的官員同樣是舊黨大臣,他沒有洩露,但這幾個官員會不會洩露?

這樣一想,李清臣嚇得不敢作聲。

王巨又說道:“陛下,臣一直想不明白,不管朝堂發生了什麼事,可能連首相都不知道,但洛陽那邊馬上就知道了,究竟三省是在京城呢,還有洛陽呢,或者現在政事堂搬到了涑水?”

章惇說道:“將此賊貶到彼岸吧。”

憑藉司馬光這種種作為,貶到彼岸呆上兩三年並不過份的。

王巨卻搖了搖頭:“他終是老了,他們能刺殺我,但我不能弄出人命,這是底限所在。”

如果不是害怕這個,王巨早就將司馬光弄到彼岸了。

“之所以我說出來,是擔心他似是非是的言論,能蠱惑一些大臣的心,前線將士在浴血奮戰,努力一把,就會連連大捷,鬆懈一下,則會連連慘敗。諸位,你們想一想,如果李靖李績用兵胡虜,朝堂上卻在抽後梯子,他們能不能擊敗強敵?為什麼我不擔心遼國,遼國也與我朝差不多了……”

遼國會不會用兵,真的不清楚。

不過遼國的種種王巨以前也做了詳細的分析,遼國皇帝親近漢家文化,對宋朝不是很惡,雖然勒索了一回,但自從蕭峰這個好玩的結拜大哥登基後,包括邊境打草谷的現象都漸漸少了,這也是一個證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遼國貴族安於享樂,因此“和平派”也漸漸佔據上風。

還有五十萬歲納,它不是五十萬貫錢,是銀子是絹,只要運到遼國,即便是新貫,也相當於一百餘萬貫了,這筆收入對於遼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而且兩國商貿往來,涉及到諸多的利益,對宋朝還好一點,特別對遼國,這些商貿利益更加重要,因此會有許多貴族自發地反對對宋朝用兵。

以及遼國君臣越來越不作為。

這幾個原因註定了遼國即便出兵,反應也很緩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