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又派使去了遼國求援。
去遼國的使者還沒有回來,但去吐蕃的使者回來了,說阿里骨有所意動。
這有好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乃是董氈親子死後,兩個妻子被阿里骨接收,也就是收繼婚制度,其中有一個妻子乃是西夏公主,阿里骨對這個妻子十分喜愛。
但這個原因並不是最主要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王韶西征,多少讓湟州一些蕃部不滿,並且在支援木徵時,阿里骨與吐蕃勇將青宜結鬼章皆先後與宋軍交戰,互有傷亡,兩人先後與宋朝產生了一些仇怨。
第三個原因就是阿里骨的種族,他是回鶻人,不是回鶻人就一定反宋,但是回鶻人了,就不會象吐蕃人那般,與西夏有著世仇,沒有種族仇恨,想法就會是兩樣了。
這才是最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接到梁乙逋的信後,加上樑乙逋不顧以前阿里骨對西夏的傷害董氈活著的時候,董氈多次配合宋朝對西夏征戰,阿里骨立下了許多赫赫戰功),語氣低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阿里骨便認真的想,如果宋朝拿下西夏,會不會對湟州動手,倒也未必。
當時宋朝對熙河動手的原因,乃是木徵與西夏走得很近,甚至導致對宋朝的蜀北,都構成了威脅。
不然,宋朝未必能對熙河動手。
但只要宋朝拿下西夏,除非湟州吐蕃做乖孫子,否則必然會對湟州吐蕃動手。
原因簡單了,拿下了湟州,西邊宋朝再無敵人或強大的敵對勢力,可以安心於北方邊防了。
難不成指望阿柴諸部青海湖兩邊零碎的吐蕃人總稱,不過人數很少),對宋朝能產生嚴重威脅?
由是心動。便隱晦地問了一句,如何合作?
梁乙逋又派使者回了一封信,咱們合力拿下定西城。
定西城就是西使城。剛剛改的名字。
為何能說拿下定西城,還是當地的宋軍邊防。李憲雖打通了南會州,看似將定西城挪到了後方,但因為兵力有限,築的堡砦並不多,駐兵同樣也不多。
這還是王巨撥出了一些錢帛,支援李憲築堡砦,召募新兵,否則防禦力量更薄弱。
如果西夏集大軍。強行鑿通南會州,到達定西城並不是困難的。
當然,多少成了一些孤軍奮進的樣子,不過有阿里骨配合則不同了。
為何阿里骨能得逞,這就看蘭州的地形了,宋朝迫於地形之故,只佔據了河南黃河的東面與南面),河西南部是吐蕃的,北部則是西夏的涼州地區。
因為熙河戰役平定後,宋朝主動對董氈示好。董氈雖心中有氣,可米以成熟粥,無奈了。後來一度聯合起來,屢屢對西夏發起了進攻。
在這種友好的氣氛中,從龕谷到西使城地區,宋朝罕有重防。
最後就是西使城本身的諸蕃部,他們與宋朝關係不是很友好,要麼與西夏親近,要麼與吐蕃親近,有了“群眾基礎”。
只要這一戰略得逞,蘭州宋軍慫了。九成機率會成為當年深陷在遼境的涿州官兵宋太宗高梁河慘敗後,宋朝官兵並沒有放棄涿州。然後前面一起被遼國收復,於是一支孤軍守在涿州城中。最後被遼國攻破,如何攻破的,宋朝都無法知道具體的情況),或者當年的靈州,豐州。
那麼蘭州,龕谷,西使城與南會州,全部淪陷。
其實對於梁乙逋來說,無論這一戰是勝是敗,並不重要,只要阿里骨出兵,就與宋朝交惡了,那麼兩面都成了宋朝的敵人,再加上北方遼國的牽制,西夏就可以安然渡過這次危機了。
但這一戰過後,這幾處地方如何分配,梁乙逋並沒有說清楚,然而越沒有說清楚,阿里骨越是心動。
因為西夏力量有限,至少現在力量有限,只要這一戰略成功了,那麼龕谷、蘭州與西使城必成為他的囊中之物,至於西夏,將南會州賞給你們吧。
各有心思手段,各懷著鬼胎……
…………
兩個侍衛抬著一個大麻袋進了延和殿。
麻袋就麻袋吧,關健裡面還有東西在蠕動,似乎是人。
大臣們一起傻了,王巨這是要幹嘛哉?
王巨努了努嘴,侍衛將麻袋解開,裡面果真冒出來一個人,有的人認識,那就是小程。王巨反而不認識,他打交道過的只有大程,小程一直在洛陽呢,根本就沒有認識的機會。
侍衛又將程頤嘴中的布拿下,身上的繩子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