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
“他們雖在吵,雖覺得心裡不平衡,但有沒有想過要退出?”
“不錯!”
“這是第一個解決辦法,第二個解決辦法,則是有目標的推廣,開始範圍不能太大,就在京城周邊的幾十個州府推廣,然後從這幾十個州府招納加盟者。”
“加盟者?”沈括表示有點暈。
“存中兄,還記得當初竹紙與雪鹽是如何銷售的嗎?其實差不多了,就是有意者,出邸店,利民監向他們出售零部件,並且替他們培訓修理人員,機器壞了,有零部件賣了,有人修了,那麼購買者還會有顧慮嗎?而且利民監不斷地出售零部件,也能賺取一些利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錯,這是一個好辦法。”
雖然它們確實很貴,可是效率高啊,想一想一百畝地靠人力拉水車灌溉,得用多久吧。而且人力當真不要錢?
普通百姓還是用不起了,不過有的大戶人家擁有的耕地,往往達到幾千畝幾萬畝,無疑這些機器就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個解決辦法,則是旅行社。”
“旅行社?”
“它開始盈利了。”
旅行社也辦了好幾年,但這幾年一直沒有分紅,而是將其利潤不斷地投資,現在共擁有四百多家客棧,近三百家酒肆。酒肆比客棧少的原因,就是有的小縣城。或者小鎮子,單設一家酒肆不划算,因此酒肆與客棧聯在一起辦的。同時還置辦了大量的舟車馬。
除了主線外。還有幾十條支線。
不過選擇“全國遊”者還是很少,大多數選擇的是中短旅遊。比如從杭州出發,看一看江寧,不錯了,可以返回去。或者再遠一點,跑到江州看一看廬山,更遠一點,跑到荊湖南路看一看衡山,趕緊回來吧。
但它的出現。確實帶來許多正面的意義,比如多少拉動了一些經濟,開闊了大家視野,就象嶺南與雲南,在中原百姓心中是神秘又恐懼的,但隨著一些遊客的前往,這層面紗也就扯了下來,那麼也無疑利於文明的溝通交流。
王巨還做了一件事,去年京城十幾個全國遊的遊客於秋後返回京城,王巨將他們召到中門。詢問各地情況。
前年就在全國大範圍地基建,效果如何呢?只聽地方官員的報告了。
雖然遊客一行,都是有選擇的路線。一是要當地安全,特別是治安安定,二是比較發達的地區,不過聽一聽這些人的看法,也是一個補充,當真一點看不到聽不到?
這也算是一個作用。
因為它名聲漸漸有了,也開始收費了,不過這個費用收得仍然很低,主要來源還是那些客棧酒肆以及代售各地工藝品的利潤。但因為著重衛生,這些客棧與酒肆在當地也漸漸有了名氣。所以造就了利潤不停地增漲著。
王巨要離開京城了,這是最後的牽絆。但交給內庫,還是交給三司,王巨心中主意不定。
最後想來想去,還是決定交給利民監。
不是說朝廷沒有出任何資本嗎,現在出了,因為不斷地投入,它的固定資產就價值一百餘萬貫了,即便拋去南方一些親近宋朝豪強蠻酋的股份,也達到了近百萬貫。
而且它的管理難度比較高,交給利民監,私人佔了一半契股,就能繼續小心的經營。如果交給內庫或三司,反而未必能經營得好。
有了這個利潤與資產,那麼便能進一步地緩解沈括的壓力。
另外,士農工商,包括沈括自己都對它卑視之。
實際真的很重要,不僅是蒸汽機與其他相關的機器。想要改進其質量,那麼必須不斷地對冶煉與鑄造工藝也要改進,這一涉及,不僅對國家有利,而且還可以說,它就是工業的之雛形!
得到了旅行社的利潤,反對聲音變小,它才能長久。雖然未來王巨去了彼岸,也希望宋朝能繼續繁榮下去的。否則他都不會如此拼命了……而工業的發展又有多重要?
沈括支吾著。
“存中兄,時光如流梭,還有幾個月,我就要離開京城,這個旅行社到了交出之時。”
“謝過太保。”這樣一說,沈括也就不再拒絕了。
“然而有一條請切記。”
它的利潤主要就是來自各個客棧酒肆,包括京城都有兩家大型客棧,京城的人往外跑,京城外的人也想往京城跑,這是很正常的。
但難就難在這一點,賬目容易出現混亂,容易被各家掌櫃貪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