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為這種經歷,讓他性格變得十分地強硬,手段狠辣。
比如刺相案,如果真相揭開,準會讓宋朝鬧得天翻地覆,比如他與趙念奴的曖昧關係,當真是文彥博打探出來的?
不過這些真相,外人永遠無法得知了。
但不僅這兩件事,關健是他透過西北的情報,已經判斷出歷史將會重新上演,可能細節略有所不同,但大方向不會產生多大的變動,在這種情況下,暗中派人洩露了他與趙念奴的關係,因此遠走彼岸。
當然,如果看現在銀行司與齊商稅帶來的變化,這六十萬軍民犧牲也值得了。
王巨自己內心也十分愧疚,可也說明了他手段的暗黑毒辣程度。
不過可沒有幾個人真的認為王巨性格偏激,隨著銀行司效果越來越明顯,各種惠民政策的實施,對王巨尊敬的大臣也越來越多。
王巨繼續說道:“隨後臣擔任華池知縣,大半辰光就與軍事有關了,因此讓許多士大夫不屑之,朋友也很少,有時候臣想一想,臣就彷彿是荒野一隻受傷的狼,既孤獨又迷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卿,”趙頊聽到這裡,眼睛有些溼潤了,別以為王巨在中書這兩年過得幸福,實際每天每夜都在操勞,同樣也不容易。至於以前的,更是南征北戰,幾乎罕有舒服的辰光。
但這句話說得就不大妥當了,看上去,王巨至交好友確實不多,但隨著這兩年的變化,許多官員對王巨仰慕萬分,包括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兵部侍郎許將、戶部侍郎陳安石,至於下面更有許多中青年官員,成為了王巨的粉絲。
就算王巨許多地方不完美吧,但在他的治理下,宋朝真的似乎做到了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了。別說完美,有幾人能做到完美的,憑藉這個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那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了。
更讓他們敬仰嘆息的是。王巨在中書只會呆上三年,恐怕現在已經不足一年辰光,然後又要去陝西拼命,拼完命,乘舟遠處海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就算他與大長公主有曖昧關係,就算他脾氣很不好。那又怎麼著了!
但王巨也不算是煽情,確實,在這樣政局下,想做一點事真的很困難,幾度讓他迷茫與灰心喪氣。
而且別以為太平無事了,只能說在這幾年,大約不再會發生太大的問題。
王巨又說道:“至於臣的長輩,父親很早時就被西夏人殺死,母親迫於生活,改嫁到保安軍城姜家。不過幸好有兩個長輩,一直關心著我,故此。臣想請幾天假,替王公主持喪禮。”
“準,準,”這樣有情有義的做法,趙頊豈能不準?
“還有,王公薨逝,似乎臣成了第一首相,然而臣一直不清不楚的,如何能擔任第一首相。因此臣提議請蔡公擔任中書令。”
原來中書是王珪、王巨與張璪,不過老王一病。重擔一起壓在王巨與張璪身上,而且因為銀行司。事務也多,不過難就難在這一兩年,一旦銀行司完全穩定下來,各種惠民政策全部落實,中書又會清閒許多了。但眼下還不行,老張累得不行,要求致仕,因此趙頊將張璪與蔡確調換了一下,老張去了門下,蔡確來到中書。
但無論蔡確還是張璪,都位於王巨班下的。
“這……”趙頊有些蒙……
蔡確更蒙。
“陛下,臣犯下了嚴重錯誤,承蒙陛下恩寵,將臣破格再度重用,這已經是壞了許多規矩,如果擔任頭號宰相,在臣手中沒有大問題,但後人佼仿之,會產生什麼樣惡劣的後果。”
但沒有人是傻子,有人立即意會,王巨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無非就是站班不能站在第一位罷了,但做事是一樣的。
而且蔡確與王巨合作了好一段時間,至少蔡確不會掣肘王巨做事情。
王巨以前的政敵,再加上推出銀行司與齊商稅,對王巨推崇欣賞的大臣有不少,但敵人同樣很多,只不過這些人隱藏在暗處,找不到機會發作罷了。因此王巨高風亮節,一直不擔任第一首相,那麼無形中會減少許多攻擊。
道理很簡單,只要稍稍聰明的人都能想得出來,問題是有幾人能放得下?這可是一號首相唉!
想當年,韓琦為了將一號宰相富弼弄下去,做了多少齷齪的事?
但隨後的,卻讓大家想不到了。
趙頊從王府回去,將範純仁召到延和殿,說道:“朕曾與王巨討論過朝堂大臣之才幹,王卿說,論首相之才,當為章惇第一。又說到了你,說你在重臣當中操守無人能及之。但無論是操守或者才幹,你又不及你父親也。因此一個右丞足矣,擔任首相才情卻是不足。”
說的中的,有好評價也有不好的評價,範純仁無言。
“但是王公病重,王巨忽然意識到王公之作用,那便是調節之功,在王公調節下,朝堂矛盾一直沒有激化,儘管銀行司與齊商稅產生了諸多爭議,但也沒有象熙寧時那般。明年王巨就要去陝西了,因此還需調一名幹臣去中書。王卿沒有推薦章惇,而是推薦了你。知道為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