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逵兵駐富良江,久不進,苗時中那時是廣南西路轉運副使,也隨軍南下,當然,他沒有發言權,不過說了一句:“王師指郭逵)無進討意,賊必從間道來,乘我不備,翼萬一之勝,勢窮然後降耳。”
果然郭逵撤軍後,交趾派了一支軍隊從上流尾隨而來,陶弼殿後,因得苗時中提醒,三軍戒備,交趾這支軍隊小挫而逃回。不過王巨南下時,苗時中已經調遷為梓州路轉運使,乞弟背叛,朝廷派韓存寶討伐。韓存寶興師動眾而去,然而畏懼不行,苗時中也在軍中,便說,師老矣,將士暴露,非計之善者。
要麼就打,要麼就將三軍撤回來,在前線逗留著幹嘛?
韓存寶不聽,最後整成了一個笑話,趙頊大怒,將韓存寶斬殺。
那時王巨已經進京了,不過王巨沒有反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以善待武將,但武將怕死,還用得著善待嗎?
不過又引出一段故事,話說蘇東坡老家有一個俠客叫巢谷的,自幼就喜歡武藝,與韓存寶交好,這次也隨韓存寶南下征討乞弟,韓存乞懦弱不前,朝廷派中使來處理,韓存寶大約從哪兒聽到了風聲,便對巢谷說,我是涇原的一個武夫,死沒有什麼可惜的,只是妻子難免就會挨餓受凍,現在我口袋裡有數百兩銀子,拜託你帶給他們。
巢谷也就答應了,沒有想到這次處罰名單中也有他一份子,於是巢谷偷偷來到韓存寶的家,將銀子交給韓存寶的家人,隨後逃到江淮躲避朝廷的抓捕了。
在史上小蘇貶到了循州。大蘇貶到了海南昌化,巢谷刻意跑到循州看望小蘇,然後要去海南看望大蘇。小蘇勸說,巢谷不聽。結果船到了新會,他的錢包被蠻人小偷偷走了,這個小偷在新州被抓住,巢谷也不簡單,居然隨著這個小偷一路追到了新州,但那時巢谷老了,七十三歲,這一路奔波。便病死了。因此小蘇感慨之下,寫了一篇《巢谷傳》。
不過因為這個巢谷傳,倒是讓王巨注意到了,因此利用中書之職權,赦免了巢谷之罪。然後懂的,長公主私通案發作……
韓存寶斬殺,朝廷用林廣替代之,乞弟詐降,然後逃走,將士相顧失色。咱們不是韓存寶啊,朝廷別斬了我們。
所以有時候殺殺人,也未必是壞事。
林廣只好說。既失賊,我們就立即追趕。
苗時中說,天子以十萬眾相付,豈以一死為勇耶,今入異境,變且不測。
不能這樣盲目的追趕啊。
林廣悟,最後急止追者,整軍以進,章楶又派援軍到來。兩路夾擊,大破乞弟。然後又殺掉許多隨乞弟叛亂的豪強。學習王巨分田宅,改土歸流。將東到習水河,南到赤水河這一片廣大地區正式納入宋朝版圖,當然,也進一步保障了烏蒙道的安全。
於是苗時中因功遷為桂州知州。
他到了桂州後,清靜無為,就著王巨打下的基礎,徐徐治理就好了,沒有必要畫蛇添足。
然而黔州一些蠻首以為苗時中軟弱可欺,大理那邊這幾年在南方豎立起威名的章楶也調走了,呂大忠同樣以清靜為主,加上這幾年的治理,普安州情況變好。
於是這些蠻首膽子大起來,糾集無數蠻丁,冷不丁地入侵普安州,知州周布遇害,無數百姓被殺,州倉裡的糧帛也被洗掠一空。
苗時中大怒之下,請求呂大忠協助,呂大忠讓苗履率兵配合廣南西路鎮討黔州蠻,苗履設計,說朝廷也於雲南路實施銀行司,派了許多官兵護送著大量金銀與絹交過來。
用此生生將諸蠻部的蠻兵一起誘伏到盤水,於一處峽谷處,將近萬蠻兵全部剿滅。再借助大勝之勢,兩路大軍東上,將東北東南的普寧州、清州、矩州、莊州、今州、南寧州、和武州、鄉州、勳州這些羈縻州一一征服,一大半地區執行了改土歸流政策,生生地將這個國中國減少了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面積。
戰爭與鎮壓一直持續到了明年三月,方才結束。
但這一戰意義非同小可,西南餘下的諸夷皆陸續派出首領為代表,來京誠服,同時西南夷的核心地區矩州,也自此納入宋朝朝廷治理之下。
不過因為這兩人的奮勇前進,朝廷又額外地又花費了一千多萬貫錢帛,可不拿下羈縻就是了,不用管這片地區百姓死活的,然而拿下了,不能不管,王巨只好啼笑皆非的又撥出三百萬貫錢帛,讓苗時中帶著官兵與百姓興修道路水利,興辦教育,向百姓資助先進的農具,教導百姓先進的耕作方式。
而且還沒有完,最少在兩三年內,國家還需要陸續地撥出一些錢帛,才能將這一地區得以改善。
其實這片地區還算好的了,有許多大江大河,不僅資源充沛,又夾在原先的大理與廣南之間,略有些商業往來,因此文明氣息相對也不是那麼落後,如果再往深處,那還不知得填多少錢帛,才能將那些地區得以改善。
當然,不能因此否決這次大捷的意義。
但苗履的表現,仍不及明年秋後,种師道與姚雄的表現……
現在王巨沒有想那個國中國,有點兒頭痛,宋朝的重心仍在北方與西北。
不過眼下的重心還是銀行司。
一系列政策正是圍繞著銀行司而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