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淳感到自己就象這隻野狗一樣。
實際還好啦,如果王巨不是受某人影響,何必撈他們兄弟,段氏宗室子弟不要太多。
若那樣,他們現在早就被楊義貞手下給幹掉了。
段正淳說道:“我想娘娘。”
段正明閉起嘴巴,他不僅想父母,還有他訂親的董家小娘子,也不知董家怎麼樣了,這些天他都不敢再問下去。
段正淳又問蔣清:“沒有人反抗那個亂臣賊子?”
“二世子,你說誰反抗?除了鄯闡府高家,誰有力量反抗楊家?”
“百姓呢?”
“我們大宋十稅一,你們大理十稅三五,指望那個百姓支援你們段氏?”
“不會那麼重。”段正明睜大眼睛說。
“大世子,你錦衣玉食,當然不知道了,可你們大理稅賦就是那麼重。”
“那麼重的稅賦用到哪兒去了?”
“我怎麼知道?”蔣清一攤手說。
也不是這麼多稅賦全進了國庫,而是大多數落到各個豪強手中,原來南詔保持著原生態,但南詔從巴蜀擄來大批工匠後,帶來了先進的工藝,也帶來奢華的生活,就象大理的策筇竹杖。又名金藤杖,一根普通的柺杖,卻在柺杖外面鑲金。工藝無比的複雜,所以到了宋朝後。都成了價格無比昂貴的超級奢侈品。
各個貴族想要維持這樣的奢侈生活,豈能不苛剝百姓?
當然,也不是宋朝就是天堂了,宋朝有許多厲害的主戶,他們收的租子,同樣達到了百姓收入的近半,這與大理十稅三五一個性質。
但比起占城,兩者還遠遠不如。占城與天竺的首陀羅更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就是大理百姓能勉強活著,但活得很卑微,所以史上元明進入大理後,罕遇到強烈的反抗。
這個道理蔣清一時半會講不清楚,於是他又說道:“大世子,這回你明白我們家少保能迅速安定烏蠻的原因吧。”
“那麼他那個十稅一能維持支出嗎?”
“你能問出這個問題很是不錯,十稅一確實很難維持支出,不過還有其他的稅賦,比如商稅。”
“那還不是斂民?”
“大世子,那天你逃出來。雖然穿著僕役衣服,可裡衣卻是刺繡,你認為普通百姓能穿得起刺繡嗎?那麼這種商稅等於從誰身上徵得的稅賦?我朝稅賦也重。但這個稅賦徵得均勻,窮人徵得少,富人徵得多。所以百姓支援,可你們大理這種稅賦,普通百姓如何支援你們段氏?”
蔣清美化了宋朝稅務制度。
從趙匡胤立國時,他提出了齊人,理論上是想這樣徵稅的,可實際執行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即便王巨在廣南西路進一步地“齊人齊稅”,也沒有真正做到窮人少徵稅或不徵稅。富人多徵稅,必要的牽就在所難避的。
“高家把持朝政……”段正明辨解道。
“那是你們段氏沒有能力。不然如何讓一個大臣把持朝政。就象我們家少保,這麼大才能。但一直對官家忠心耿耿。”
“如果不是你們家少保用兵烏蠻,楊家豈敢這麼做?”
沒有王巨這次用兵,楊義貞也敢這麼做,只不過時間稍稍晚一點。
蔣清不知道了,但他還是譏諷道:“自身沒有本事,何必怪罪別人?就象郭公南下,沒有殲滅交趾,難道要怪占城國與真臘國違約沒有發兵配合嗎?”
段正明啞然。
“大世子,你信佛,佛的宗旨是什麼?拯救百姓,眾生平等。少保這次就是拯救你們大理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望大世子配合。”
段正明還是不說話。
蔣清又說道:“並且你們段氏能不能保全,全在大世子一念之間。”
直接就說出來了,我們冒死撈人,就是指望你們兄弟倆在未來會發揮作用,協助王巨將大理迅速安定的。不過王巨對他們兄弟真的沒有惡意,而且在他未來規劃中,替兄弟倆安排了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