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622章 都在變

第622章 都在變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於是他又召見了另一個重臣,張方平。

這個人軌跡與王巨很相似,在宋仁宗時,因不附韓琦與范仲淹,又不附呂夷簡晏殊,於是儘管頗有才幹,卻一直不得重用。

到了趙頊即位之時,同樣還是如此,與司馬光文彥博等人不合,又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繼續呆在地方上飄。

所以這樣的大臣,有可能反而更可信些。

而且算起來,張方平也算是成名已久的重臣了,更不要說在倒韓時,張方平起的作用。

趙頊便問:“祖宗有什麼好的禦敵之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方平說道:“祖宗不勤遠略,如夏州李彝興,靈武馮暉,河西折御卿,都是許以世襲,因此邊境無事。董遵誨扞環州,郭進守西山,李漢超保關南,皆十餘年,優其祿賜,寬其文法,因此以十萬五軍而獲百萬之用。所以終太祖之世,邊鄙不聳,天下安樂。”

這話兒說得也不錯,可關健現在許不許武將統領邊境重州鎮政經軍三大權利?

再說趙頊有趙匡胤的軍事才能嗎,沒有,如何坐控中庭指揮?

而且趙匡胤當真不想圖謀燕雲嗎,不是不圖,但飯得一口口吃,荊湖。巴蜀,南漢,南唐。吃完了就要吃河東了。如果趙匡胤未死,吃下河東。不用兵燕雲?

那麼何來的先北後南,先南後北的爭議?

但還沒有下面的話雷人,張方平又說道:“及太宗平幷州,於是想取燕薊,這才有了契丹之患,曹彬、劉廷讓、傅潛等數十戰,各亡士卒十餘萬。又內徙李彝興馮暉等族,於是有了李繼遷之變。真宗之初。趙德明納款,及澶淵之克,遂與契丹盟,至今人不識兵革,可謂盛德大業。祖宗之事,大略如此,亦可以鑑矣。近歲邊臣建開拓之議,皆行險徼倖之人,欲以天下安危,試之一擲。事成則身蒙其利,不成則陛下任其患,不可聽也。”

如果沒有王巨。趙頊也許能聽進一部分。

然而現在他聽不下去了。

曹彬、劉廷讓、傅潛,是指岐溝關之戰,君子館之戰,宋遼瀛州之戰。

這三戰確實是敗了,不但這三戰,高梁河之戰敗得也很慘,但那一戰是宋太宗親征,張方平就沒有提,這也有含味的。

說就是了。趙頊還不會小氣到這一步。

人是變的,都在變。張方平也變了。

然而除了這幾場戰役慘敗,宋軍就沒有勝利的戰役?且不說後世許多人都知道的楊令公雁門關之戰。還有滿城之戰,土蹬寨之戰,唐河之戰,徐河之戰,子汊河之戰,雄州之戰,莫州之戰,威虜軍騎兵大會戰,這些戰役宋軍都是勝利的一方,特別是滿城之戰,唐河之戰與徐河之戰,滿城之戰幾乎擊斃了一半來犯的遼軍,後面兩戰,連遼國戰神耶律休哥都被打得狼狽鼠竄。

何來的數十戰,各亡士卒十餘萬?

岐溝關死去的軍民是有十幾萬,但其中有不少是民夫,而非是軍卒,況且君子館與瀛州兩戰雖然宋軍敗了,然而那有十萬傷亡,難不成將遼軍殺害的平民百姓也算上?

其實最可靠的說法還是王巨那個說法,宋遼兩國軍隊相比較,遼軍略佔上風,但如果宋軍不攻入遼國,只是防禦戰,那麼利用地利人和之勢,反過來又可以佔據上風。

張方平這個說法,是極度的歪曲史實。

而且李德明這件事,王巨也解釋了,宋真宗當時做法是不對的,最少得支援六穀部,雖然李德明沒有侵犯宋朝,然而因為宋朝的默許與不作為,讓西夏得到了河西走廊,由是勢力壯大,最終成了宋朝的危害。

所以這次對話讓趙頊十分失望。

偏偏這時王巨的“師兄”呂大忠也犯邪了,他在河東說,國家不能退讓,正是因為慶曆時退讓過一回,現在遼國又來勒索,若是讓遼國形成慣例,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朝廷不聽從,就將我這個官職罷掉,這種賣國的事俺做不來。

但事情鬧到這份上,一步不讓,遼國是不會甘休的。

然而眾說紛雲,趙頊也不知道怎麼辦,於是又想到了王安石。

因此呂惠卿也變了。

前餘姚縣主薄徐州李逢因為官做得不好,被免掉差職,閒賦在家,於是說了幾句牢騷話。正好被沂州百姓朱唐聽到,他向朝廷告發朱逢有逆謀之舉。

趙頊便讓周輔下去審查此案,周輔先是將朱逢抓起來,接著搜查其宅,沒有想到得到了宗室子弟趙世居與朱逢來往的書信。

趙世居的父親是趙從贄,趙從贄的父親是趙唯能,趙唯能的父親是趙德芳。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