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後面訂購的數量多,王巨還打算讓環慶二州的百姓前來參與,以便以最快速度將青鹽運到五個指定地點。
不過黃驊正在後方談判著,還沒有送來準確的答覆。
“我們下去吧,”王巨說道。
他下了城頭,將諸將召集議事。
有的事該說出來了。
“諸位。我召集大家前來,是說三件事。第一件事,與你們協商一下。我從慶州城請來一些士子與畫匠,士子將根據你們的陳述。將你們與你們各自部下的英勇事蹟整理出來,編成故事傳揚。畫匠則根據你們的樣子,畫下各自的肖像,我再派人制成瓷人銷售。這個銷售所得,以後專門用來補助這一戰犧牲的烈士家屬,以及重傷殘廢者的以後生活。”
“這個好啊,”王君萬激動地說。
王巨苦笑,他發現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商議的口吻對大家說。現在哪裡有肖像權的說法哦?
其他將領同樣很高興,這弄不好就是流芳百世啊。想一想幾百年後,後人問起這一戰怎麼打的,將這些故事書拿出來,就是這麼打的,人長得什麼樣子,瓷人拿出來,就長得這副模樣,想一想就讓人激動啊。
“那好……我再說第二件事,我很反感虛報戰功。而且這次賞賜很豐厚了,這裡是諸軍立功將士的名單,請大家再核對一下。如沒有異議,我明天上報朝廷。”
王巨將各軍的立功名冊拿上來,這份名冊由他與苗授、劉昌祚、王君萬、竇舜卿帶著一百多名手下整理了許久,才理出來的。
依照各軍,將各軍的名冊發放到諸將手中,讓他們回去觀閱。
這個要到明天才能呈回來,如沒有異議,明天送向京城,如有異議。那就說不定了。
王巨又繼續說道:“我再說第三件事,周知軍。和將軍,涇原路派出兩萬兵馬。雖然說此時西夏兵力正是空虛之時,但以防萬一,除了郭將軍與趙將軍留下來幫助我外,你們要帶著第二批來的一萬大軍返回渭州了。”
周永清與和斌點點頭。
這還真是正事,況且現在也用不著這麼多兵馬。
“但這一萬兵馬因為襲擊天都山,蔡公賞賜不少了,因此我一人只賞賜他們十貫錢,你們看如何?”
不算太厚,不過包括蔡挺早先的賞賜,還有即將到來的朝廷賞賜,這一萬宋軍也會心滿意足。特別是天都山一行,那簡直是一樁肥差哪,若是沒有慶州牽制,那來的這個好事兒?
兩人沒有異議。
王巨繼續說道:“苗將軍,曲將軍,趙將軍,你們也要返回秦州,那邊正需要你們。”
秦州來的兵馬不多,只有一百蕃騎,還折了十幾人。
但秦州需要他們去帶兵練兵,好為接下來開拓熙河做準備。
三人默默點頭。
當然,他們心中還是很開心的,一來一去,身價大不相同了,來的時候象趙隆與曲珍幾乎默默無聞,回去時則是帶著一身戰功回去的。
回去的還有王君萬與劉昌祚,以及八十六營保捷。
鄭白渠春天來得早,春耕生產即將開始了,這些保捷半兵半農,也不能耽擱,雖然沒那麼急,但是近四萬主力軍隊回去,那會涉及到一系列的兵力調動,甚至還要酌情留下一部分兵力,所以從現在起,就要準備。那麼朝廷詔書下來,正好動身回去。
楊文廣是知州,同樣要回去,但他只帶著兩營兵馬回去,否則這裡兵力就更加單薄了。
餘下人等暫時還留下,只是王巨又將沿途諸堡砦,以及從鹽州擄掠來的多達三百多萬貫財富,從中抽出兩百萬貫分配給了回去的諸營宋軍,還有一百萬貫將會用來給環慶百姓重建家園,以及興修諸堡砦之用。除了這些財富,後面的還有,包括運完青鹽後,將會分配一些大牲畜給烈士與重傷兵家屬,還有王巨承諾的幾大作坊的“捐獻”,也要撥出一部分給這些官兵。後面的人分配的則是私鹽之利,戰利品之利,以及陸續的“捐獻”。
但他們所得還不止這些,未來朝廷也必會撥出一大筆獎勵出來。
商議完畢,王巨說道:“送烈士回家。”
諸將一起走出來,肅穆地站在大街兩旁,然後看著保捷軍用車輛拉著一副副靈柩向南而去。
鹽州這一戰犧牲的將士並不多,主要是在環州與慶州境內,雖然大捷,但也有許多官兵永遠長眠在這塊黃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