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現在還不是滅掉西夏的時候。
“沒錢了?”歸娘浪埋一臉的不可思議。不要多。就是將陝西路富人的一半財產抽出來,也足以支援滅夏戰爭了。怎麼沒錢了?
這個問題王巨還真不能回答啊。
就象明末,李自成起義,難道明朝窮嗎?明朝也不窮,窮的是國家財政收入,只要明朝那些地主們拿出二十分之一的財產捐獻,陝西的災荒問題便可以解決,李自成何來的起義土壤?清人又如何得以入關?
“西邊的那邊戰事不知道怎樣了?”
“浪埋。勿用擔心,你小視了劉昌祚將軍。”
那才是大宋第一良將。
仁多零丁在繼續撤兵,不過這時候苗授帶著兵馬果斷跟上。
夏軍撤退,他帶領著手下,就在後面殺敵。夏軍反擊,他立即命令手下嚴陣以待,就地防禦。當然他這點兵馬不會放在仁多零丁眼中,不過這裡是山溝,兵馬再多發揮不了用場,相反的因為反擊。而會耽擱時間。
苗授的兵馬不怕,可後面哪。
仁多零丁只好抽出最強大的步兵殿後,一邊與苗授的部下作戰。一邊繼續前行。
實際這時,他的部下士氣也變得低落。
前面不遠就是西夏領土,可到了西夏地盤上,又能如何?後方的兵力一起抽光了,宋軍就是追到沒煙峽,也沒有救兵過來。
但他們連西夏疆土都休想到達了。
兩軍不停地糾纏著,看到西夏人一起逼到了這條几十里長的山溝裡,種古讓種誼率軍也尾隨跟上了,他懂的。王巨提撥自己這個小弟弟,那麼就給他立功機會吧。
高敏也請求出戰。種古同樣同意。
高敏走了,劉昌祚的大軍浩浩蕩蕩來了。
隨著劉闃帶著幾千騎兵也殺過來。
並沒有結束。
看到正午過去。罔藏逋派出人,請求投降,但提出條件,我們投降可以,必須讓我們回家。
如果在上午,他談條件還可以,現在談條件,周永清根本就不理睬他。戰馬是好,可是這麼多戰俘豈不是更好?但他讓幾座大營前面懸掛了一個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投降請進。”
主動投降地請過來。
但沒有效果,於是高敏又掛上一個牌子,上書一行大字:“申時不降者死!”
申時就是下午三到五點鐘,不過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不是指五點鐘,而是指三點鐘!
這時早就一點多鐘了,給他們留下的時間只有一個來小時。
這個牌子一掛,罔藏逋下令都不管用了,無數夏軍紛紛放下武器,向宋營奔去。不管未來下場如何,總比死強吧。
而且從昨天下午,他們軍營中就缺少做飯的柴禾了,以至將夜裡取暖的褥草都拿來做飯。難不成真的從現在起,開始吃生馬肉?
也不用打了,只要到夜晚,自己兒就自動炸營了。
罔藏逋長嘆一聲,撥劍自殺。
不管怎麼說,最後他死得還是很壯烈的,以至周永清刻意命人替他打造了一副棺柩下葬。
西夏三軍投降,周永清安排人手,將他們先行關押在永和寨,隨後帶著大軍也追了下去。
現在仁多零丁後面吊著的不僅有苗授的部下,還有種誼、高敏、劉昌祚、姚兕父子、曲珍、林廣、李三狗、顧永平、楊培、劉闃以及周永清各自的部下。
前面還有呢。
其實這時的宋軍兵力已經超過了仁多零丁的兵力。
當然仁多零丁手上的騎兵數量更多,但在這個山溝地區,甚至還不及柔遠寨那道山溝寬闊,騎兵能發揮多大作用?
仁多零丁知道不妙,不停地看著日頭,不停地催促著軍隊加快速度。
就在這時,前面斥候稟報,說前面又有宋軍在大落乾川口築下柵牆。
仁多零丁一聽腦袋都要炸開了。
他繼續讓三軍前行,然後騎馬到前面看。
前面就是宋軍的柵牆。可能也是從早上開始緊急築的,因為時間的關係,東側柵牆略薄弱一點。沒有完全築好。但當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