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可能的一場偉大戰役,宋夏之間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不及赤壁之戰,也不及官渡之戰,只能與淝水之戰相彷彿。
僵持時情況也不相同,王巨一直讓宋軍採取運動戰術,不停地殲滅著各股夏軍,打擊夏軍計程車氣,也就是跑吧,跑著跑著勝利就來到了,但這個跑可是大有學問的。
但決定勝負時都差不多,當張遼將火把扔向烏巢糧倉時,當黃蓋點燃草船時,當朱序大喊秦軍敗矣時,戰鬥開始!戰鬥結束!
這場戰役勝負就在天明那短短半個時辰內,即可宣佈結果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公,放心吧,如果敵寇先行撤退荔原堡的夏軍,這一戰還有點難打。但敵人先行撤退了東谷砦的夏軍,這一戰勝負已分。”章楶安慰道。
“如果敵人真先撤退了荔原堡的兵力怎麼辦?”
“這也不可能,如果論進攻與撤退的安排,撤退比進攻更重要,因為一撤退,要麼是大敗時撤退,要麼是局面不好軍心渙散時撤退,這時候最容易遭到敵人襲擊。所以殿後的必須是一支強軍。儘管荔原堡主將似乎被梁乙埋斬殺,不過他那一部將士戰鬥力比東谷砦更高。並且現在的主將是梁永能,讓梁乙埋更放心的人。正好又在荔原堡,他們不殿後,誰來殿後?”
老韓不懂啊,所以章楶得解釋一下原因。
“他們既然擔心會被襲擊。為何三軍不迅速地靠攏於一處?”
“韓公,主要是王子安忽然現身馬嶺川,這會讓敵人產生一個錯覺。王子安打算對付仁多零丁的兵馬。並且他那一部多是從河西調來的兵士,對這裡地形不熟。甚至因為董氈出兵河西抄掠,又能讓我軍做文章。相對而言,他那一部兵力也少一點,因此仁多零丁與梁乙埋最擔心的還是他們那一部,也多以為子安率領著這支軍隊在哪裡潛伏起來。”
“這倒有可能,”韓絳道,前幾次宋軍神出鬼沒,西夏難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事實我們原先就是打算吃掉他這一部兵馬的。不過後來子安看到李克忠表現不佳,如果想吃掉他這一部兵馬,李克忠這一部必須得起關健作用。”
“為何?”
“放在這場戰役裡,如果先吃掉仁多零丁的兵馬,那麼仁多零丁從淮安鎮撤退時,種誼與李克忠就要強行將他的兵馬切斷,燕達負責阻止梁乙埋大軍前來救援。子安再率部趕到,這樣才能吃掉仁多零丁這一部。然後三軍會合,襲捲西谷砦與永和寨的敵軍。然後再返回頭,三軍衝擊梁永埋部。那麼這一戰。燕達必須要狙擊住梁乙埋部,不能讓他們會合。李克忠與種誼必須要切斷仁多零丁的軍隊,磨掉他們士氣。王子安與王君萬率軍前來,才可一鼓作氣,擊敗仁多零丁。然而提防敵人事先得知,王子安還不能提前趕到戰場,甚至都不能趕到業樂鎮。以免敵人斥候發現,特別仁多零丁也算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大將。這樣,種誼與李克忠必須血戰很長時間,才能堅持到子安率軍前來。所以,聽許多人說李克忠武藝出眾。子安做了一個調動,用李克忠替換了顧永平。”
可是李克忠不行哪。再加上樑乙埋又調來一萬兵馬去了五交鎮,敵人右翼力量增加。因此最終王巨與章楶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不過本來他們就有兩手打算的,包括業樂鎮之戰未打響時,王巨便讓楊培傳話章楶,由章楶思考他的軍隊戰後是停在業樂鎮,還是撤回來。但那時王巨心中依然偏向先對付仁多零丁,只是隨後看到李克忠表現後,兩人最終選擇了現在的作戰方案,並且做了很大幅度的修改。
業樂鎮哪,前線那一支軍隊不重要?
但因為李克忠,生生廢掉一支軍隊,能不做大幅度修改麼?
隨著永興軍的後軍到來,那時整個計劃基本成型,不能再做大改動了。
“敵人不知道我們的內幕,在他們眼中,荔原堡附近的威脅,主要還是來自華池鎮劉將軍的一萬餘兵馬。至於大順城的大軍,他們前來,必會被梁乙埋發現,因此構不成威脅。所以有荔原堡的夏軍殿後足矣了。”
“這才是用兵哪。”韓絳感慨地說。
但這個真不大好說,如果換王韶來,根本用不著這麼複雜。
只能說各自用兵方式不同罷了。
有的人簡潔,有的人複雜,也難以說這兩者高下。
會戰正式打響。
兩更時,仁多零丁從淮安鎮撤退,兩更半時,王巨率領三軍離開慶州城,向荔原堡前出發。
三更時,楊文廣與曲珍帶著近四千兵馬,從鳳川砦出發。
五更時分,荔原堡城外的夏軍全部起來,同樣準備撥營起寨,但比他們稍稍早一點時,大順城三軍也開始集結。
五更半時,楊曲二人率部來到華池鎮,劉昌祚開啟城門,讓他們進去先行休息一會。同時華池鎮的宋軍也在集結。
天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