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全部是肅遠寨附近前來投奔西夏的各村寨羌人。
宋軍鎮壓了慕容白子等人的反叛,他們還在觀望,但三四天後他們請求將強人送到宋軍中,宋軍不同意了。這意味著戰後宋朝必然會對他們進行打壓。然而不管怎麼說,宋朝不是一個生性殘忍的王朝,他們也又沒有反叛,還能對他們屠寨麼?現在因為這個慕清勸說恐嚇,帶著族中的丁壯投奔了西夏。結果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關健他們死了,他們家人恐怕以後也休想有好下場了。
於是將怒火發洩在慕清等人身上。
蔡令龐尚大步走過去,手起劍落,一劍一個,迅速將幾十名動亂的羌人砍死。餘下羌人不敢鬧事了,只是埋頭低低的哭泣。
罔藏逋站在遠處是聽不到蔡令龐尚的怒吼,但看到那群人的騷動。
不能不救,這可是好幾千兵馬,難道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一一殺死?
罔藏逋無奈了,他立即下令。三千官兵下馬,從側面山路行軍到王君萬那幾營官兵的後方,又分兵五千。從後面繞道行軍,抄到苗授的後方。
這也是一個辦法。除非苗授還能弄出一個車陣,不過就是弄出一個車陣,兩面夾攻,再加上那三千下了馬的戰士從後面側擊,蔡令龐尚之困便可以解了。如果苗授弄不出車陣,在這個平坦的區域,那便是騎兵的天下!
只是這一繞,得繞很遠的。而且還有一些溝道十分地崎嶇不平。
宋軍仍對罔藏逋的分兵熟視無睹,繼續圍殺。
三千夏兵迅速地爬過幾個峁嶺,眼看就要到了王君萬的後方,忽然前面峁頂閃出一支宋軍,用箭猛射。
王君萬也分一半兵力,射擊著滑下冰面的夏軍。
騎兵與步兵乾的是兩個活計,騎兵騎上馬才能發揮威力,下了戰馬甚至還不如普通的宋軍。眼看三千夏軍再度傷亡慘重,罔藏逋只好下令撤退。就在這時,側翼山峁上再度出現一支宋軍。一下子將三千夏軍堵死。
“不好,”罔藏逋魂飛魄散,這是宋軍一次有意識的行動。他們不僅想吃掉蔡令龐尚的兵馬,還想吃掉自己的一萬兵馬。
因此他又再次下令讓三千兵馬強行衝回來,就在這時,後方傳來急報,說是大營遇襲,無數宋軍正在圍攻他在永和寨的軍營。
“啊。”
罔藏逋嗷嗷大叫,他出身名門,罔家子弟,作戰勇敢。因此萌門三岔失敗後,依然得到仁多零丁重用。可沒有想到。馬上他自己又要迎來第二次慘敗。
另一將說道:“罔將軍,撤吧。”
蔡令龐尚的軍隊是沒辦法救了。但再不撤,後營一抄,這一萬多兵馬又要葬送在這兒了。
罔藏逋眼睛要噴血,他說道:“撤。”
連那三千下了戰馬的手下也不要了,用號角傳令那支從遠處繞道的五千騎兵立即返回,然後率領著餘下的兩千騎迅速衝向永和寨。
“這個夏將犯傻了,他不撤,明公也會讓他撤啊。”野龍咩勝樂道。
王巨也微微一笑,算是算,但將算變成現實,還很困難的,不過現在的發展基本沒有脫離他與章楶的計算,發展到這一步,王巨才長舒了一口氣,他說道:“下令,讓這兩部夏軍投降吧。”
號令傳出,滿山遍野在大喊:“放下武器,抱著腦袋走過來,投降不殺。”
開始時投降的夏兵不多,不過隨著罔藏逋消失得無影無蹤,加上兩道車陣漸漸擠近,蔡令龐尚頹喪地說:“投降吧。”
投降多半會成為礦奴,不過宋朝苟和派多,如果國內運作得當,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回國,但再反抗,至少他這一部一個也不想活了。
下完這道命令,他伏在地上號淘大哭。
能敗,但不能這樣敗。
三軍解甲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