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牆到了明朝後開始變高,如長安的近四丈高的城牆。但在唐宋並沒有那麼高,如壽州城牆,經過後來包括明朝的反覆修葺,高度只有八米來高。實際在宋朝它的高度不足七米。
但寬度上區別不大。
一道完整的城牆包括城牆基。也就是從牆腳到城頭這個高度,城牆高度指的便是這個牆基高度。但在這個牆基上還有建築,做掩體的女牆。反擊用的垛口。
廣義上的城牆還包括城樓、角樓、城門與甕城以及護城壕這幾大部分。
而且隨著攻防戰術的發展,攻城戰術不僅是強行登城。還有撞車,挖地道等等戰術。因此對城牆厚度要求也很嚴格。往往其厚度還超過了其高度。
最簡單的例子便是明長安城牆,高十二米,頂寬十五米,底寬十八米!
宋壽州城牆,高度不足七米,頂寬四到十米,底寬卻達到了十八到二十二米!當然。那是比較大的城市城牆,前線各堡砦城牆不會要求那麼嚴格。
但普遍的底寬也達了十米以上,頂寬最少在四米以上,這才能算是勉強合格的城牆。
萌門三岔這道圍牆僅是臨時的冰城牆,可它要擋下好幾天的敵人強攻,必須按最低要求的城牆去修建,也就是平均厚度要保持在七到八米之間,再加上近五米的高度,每修一米長,就產生了近四十個立方的工程。整個圍牆達到一千多米。是四萬多個立方的工程量。
如果不是時間緊急,那麼近三千兵士,兩天之內還是能完成這種快速冰牆的。然而西夏人會給他們兩天辰光嗎?
因此高敏又派出部分兵士。擄來附近三個村寨的百姓,但與西夏人做法不一樣,高敏並沒有貪圖他們的財富,更沒有屠殺,而是將老人與小孩子,以及有餵奶子女的婦人,一起留下。餘下的,擄入軍中,讓他們參加修牆。
但就是這樣。也不能指望馬上就能將這道千米長的圍牆修好,因此先修一個大模樣出來。然後加厚。
罔藏逋騎在馬上看著。
他立即就看出來,其厚度不足。不過這一條他沒有很好辦法對付了,上哪兒找撞車,就是撞木也來不及伐木製造了。
也不是很高,大約一丈六左右,而且前面女牆都修上了,這個高度基本就定下來了。這說明了宋軍時間很緊張,想加高一點顯然來不及了。
然後他又繼續看著,還有許多他看不明白的,首先他想不明白這支宋軍從哪兒冒出來的,況且不僅是人,還有這麼多版具與物資呢。
但有一條他又看出來了,不管他們從哪兒冒出來的,這些修牆的夏軍戰俘與夏國百姓是白天擄來的,昨夜修牆的只有這兩三千宋軍。
已經將這麼長的城牆修出一個大模樣,可見他們在這近十個時辰內都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
從衣服上也能甄別出來,有的宋軍衣服上還沾著溼淋淋的泥水。
當然,他還看出一些細節。比如為了節約工程量,整個冰堡壓成了一個扁圓形,最闊處只有一百來步。如果夏軍兩面進攻,那麼可以用投石機與強弩將整個冰堡覆蓋。
因此宋人一邊取泥,一邊修地道,地道的出入口就在城牆下面,甚至有的地道都修得差不多了,宋軍正在向裡面搬運物資。
還有,西邊的城牆將北邊小河籠罩進去,中間還砌了一個泥埂,大約宋人打算從中間再修一道冰牆將兩寨隔開,讓西側單獨成為水寨,那麼宋軍再也不用為水源發愁,甚至因為地形,就是夏軍從上游將這條小河掐斷,因為無處導開水流,最終會蔓延下去。
顯然,這是宋朝早就謀算好的一次築城。
甚至可能在仁多零丁大軍還沒有進入車廂峽之前,他們就謀算了這一天的築城。
想到這裡,罔藏逋忽然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
但這個冰城必須得拿下了。一旦讓宋軍將它修好,還有地道可以藏身,甚至還有幾百名戰俘又讓他們做了活盾牌,他們本身又有近三千兵馬,想拿下很困難了。
能不能拿下,就在今天,因為今天宋軍很疲憊。
想到這裡,他撥馬下了土山,然後下令,三軍於後面用弓箭掩護,前面用盾牌掩護,將攻城梯搭在冰牆上,強行攻城。
高敏也在城頭上動員著:“諸位兄弟,我們只要堅持幾個時辰,就能立下大功了。”
幾個時辰後,周永清就會率領五千兵馬替換他們了。
至於是不是大功,還用得著說嗎?
但這幾個時辰不容易能堅持下來的,這五千騎兵只是開胃菜。後面還有,馬上妹輕咩羅手下五千兵馬也要到來了,儘管在趙普的狙擊下,出現了一些傷亡,但趙普那只是狙擊,傷亡並不大。隨後還有第三波兵馬,又是五千人,押運著大量糧草物資趕來。他們殿後就是民夫,衝鋒時就是戰士。
不過罔藏逋也輕視了宋軍。
宋軍現在真的很累,但是士氣卻很高昂,一是知道了王巨主持的慶州戰役,僅是這道訊息便讓他們感到樂觀了,況且昨天晚上神奇的一幕,又證明了以前民間的傳說。
二是趙普五千兵馬即將到來,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
慘烈的攻防戰拉開了序幕。
城下夏軍在攻城,城上宋軍在防禦,天空中亂箭紛飛,又不停地傳出慘叫。北風呼嘯,旌旗欲裂,戰鼓悲鳴,彷彿在這個平靜的地帶忽然響起一道死亡樂章……(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