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越來越不爭氣。
眼看真不行了,金人南下了。
這讓王巨怎麼回答?
…………
新年到來。
本來今年新年京城百姓會有一個大大的驚喜。
不過為了保密,則沒有了。那就是煙花。
但張若水也不急,他接手軍器監後,按照王巨的協議,由延州十個商戶出資,這個出資是指買地,置辦坊場,以及採辦材料的費用。軍器監則負責生產,調動材料。畢竟它沾到了火藥,火藥這時候雖向坑礦發放,但還是屬於管制物事。
因此李貞派人過來,於城西郊外在建設廠房。
張若水則是緊張地關注著西北。
雖然他替王安石辦了事,但王安石能將他放在心上嗎?某些方面,他與王巨才是真正緊密聯絡的一對。
王巨能不能上位,能不能提前上位,就看這一戰了。
延和殿君臣也在討論這件事。
“文公,陝西可有訊息傳來?”趙頊問。
“王巨到了三原,除夕前買了一萬頭豬,一萬頭羊,打著朝廷犒勞的名義,發放給了保捷軍將士。用的是燒酒作坊的錢。”
文彥博將後面一句咬得重重的。
“文公,燒酒作坊的盈利,無論用捐獻或是犒勞名義,皆是國用。”趙頊道。
文彥博話中有話的,這算不算收買人心呢?
所以趙頊打了一個小圓場。
“陛下,若是國用,就將它交給國家,若是私用,那就是私用。”文彥博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巨這種做法糊里糊塗的,不好。
王珪說:“文公,無妨,當初王韶於秦州市易時,王巨便沒有同意將燒酒作坊交給朝廷。無他,此例一開,那麼朝廷以後就能用它當成故事,擅自抄沒私人作坊挪為國用,爭議會更大。”
文彥博,你可不要犯糊塗了,真讓王巨交,王巨會真的交。但朝堂還有一心想斂財的王安石呢,這個後果你可想好了?
事實王珪是替王巨說話。
怎麼辦呢。誰讓他們都屬於“溫和派”。
王安石說:“此役關係到國家興亡,諸公勿要阻撓。”
一句話便讓所有人沉默了。
如果王巨此戰失敗,慶曆故事又上演了,那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如果勝了,什麼都好說。想說好也行。想說壞也可以,反正就是說壞了,在這幾年裡西夏人也老實了。
但在王安石心中,此戰很是重要。
只要打勝,那麼西夏數年都不敢犯邊,為王韶開邊河湟騰出良機。王韶才是他的人。
而且此戰所用的禁兵不足兩萬。餘下的都是保捷軍、蕃兵,以及蕃人民兵強人、壯馬,只要打勝了,就能證明民兵的可用性。以後增置邊軍好,或者是擴大保甲法罷。皆不會有很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