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下)

第四五四章 膽大包天(下)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宋哲宗的親生母親,出身於平民家庭的朱氏生一個活一個。

反正前面趙頊生下的幾個孩子先後去世,包括向皇后的兒子。

這弄不好,又成了第二個宋仁宗了。但趙頊還年青,後宮裡的嬪妃繼續在為他造子。

然而沈惟恭卻弄出來一個皇子生,必不久。也就是以後趙頊生下的兒子,還會活不長久!

宋朝以前也有許多人胡說八道,比如趙禎才親政時,很是興奮,日夜處理政務。以他的身體骨,哪裡吃得消,不久就活活累昏過去,差一點死去。

但大臣們不領情,加上廢郭皇后,富弼上書說趙禎是不能守祖宗之訓。不敬父母,色慾之心,你暈倒是房事過多導致的。這簡單是胡說八道,晚年趙禎身體更差,但立十美。拼命造子,也沒有看他昏倒過去。

不過富弼乃是好心,而且是上書,一切擺在檯面上說話的。一沒有派人到市井上揚言,使京城風言風語,二也沒有詛咒。

這個事兒就鬧大了,即便老太君沈貴妃也不能庇護了。

因此繼續徹審下去,並且連皇城司的大內高手們都陸續出動。結果一查事情比想像的更嚴重,不但百姓,連軍營中都有謠言。說是天不佑陛下,致聖嗣不育。

為什麼天不佑陛下,也就是你皇帝不是好皇帝。但現在趙頊勵精圖治,省吃儉用,哪裡做得不好呢,無疑就是變法。

要命的是這個謠傳還與沈惟恭那個生皇子、必不久不大吻合。也就是除了沈惟恭詛咒外,還有人在散發謠言。

王安石不作聲了。這水兒太混,反正是詛咒趙頊與變法的。那麼沈惟恭的背後,肯定不是變法派的大臣。

不過這是誰授使的?

因此趙頊便查孫覺的奏疏,因為沈惟恭誣衊韓琦,是在孫覺上書之後,也就是受到了孫覺啟發。但孫覺這個上書,接觸到的大臣不多,包括王巨在內。

當然,也不是呂公著,呂公著在這件事上同樣很被動。

更不是文彥博,他已經是西府首相,不值,更不是變法派系,能拿掉韓琦的河北安撫使,並且還是韓琦上書辭掉這個官職,王安石順勢拿掉的,但過份開罪韓琦也不值。不說韓琦十年首相積累的威名與龐大的關係,就說韓琦的兒女親家,也非同小可,韓公彥前妻是賈昌朝堂弟賈昌符的女兒,後妻是張文昌的女兒。韓直彥是韓琦妻兄大理寺丞崔勉之女。韓正彥妻子是王曾孫女。韓忠彥之妻是呂公弼的兩個女兒。韓純彥是帝師孫固之女。韓粹彥妻子陳氏是資政殿學士陳蓐之女。韓直彥的兒子韓跂前妻是晁仲徽的女兒,後妻是範純禮的女兒……這些兒子孫子的岳家背景不算,還有女兒呢,四個女婿是王克存、王居正、李清臣、成黼,多是有來歷的人,到了孫女時,又多與吳充、文彥博、蔡京家族有聯親。

孫子孫女這一輩還沒有出來。不過兒子女兒這一輩已經聯親開始了。

做人君的肯定不喜歡這種聯親,但人家說門當戶對,奈何?

但正是這種關係,王安石豈敢將韓琦往死裡踩?本來就因變法,得罪了太多的人,但那還能說是為了國家。若是用這個興甲,就著了下趁了。更不要說詛咒皇上無子,那對變法有何益處?為了踩韓琦嗎,然而王安石明顯地想將韓琦撇開。

想到了這一條,趙頊便想到了一個人。

首先這個人膽大包天,有心機。

其次這個人接觸到孫覺的奏疏。

再次,這個人別人不容易想到,所以他才敢這麼做。

那就是司馬光,為什麼這麼做,看似疑惑,實際不疑惑,其用意就是激怒王安石,而且王安石對韓琦很反感,正好得到了什麼興甲,加上京城的詛咒,又激怒了趙頊。皇帝生氣,王安石憤怒,必然將韓琦抓捕下獄責問。不要說不可能,且看祖無擇,到現在還在獄中,案子未結呢。

一旦韓琦下獄,天塌了,那還不知道有多少人上書,甚至辭官威脅,逼到最後,就成了一種可能,會象呂夷簡那樣下去,甚至連生病呆在京城都不行,將他生生逼到洛陽去。變法結束!

甚至孫棐所說的司馬光五事章疏,就是司馬光寫出來的,然後派下人送到了沈惟恭手中,又說了什麼類似皇子生,必不久的話,沈惟恭信以為真,才在京城說了一些閒話。正好讓張澤聽到了。張澤對變法同樣排斥,當然不會告密,不過事情鬧大了,他也不得不舉報。

正是這種背景,趙頊開始懷疑陳襄。

不要說陳襄不可能做出。連皇子生,必不久都弄出來了,為什麼不敢在朝堂上踩王巨的腳,再趴下,用以陷害王巨。只是王巨機靈,當場揭穿。就是這樣了。王巨還是說不大清楚。

這才是高招。

然後趙頊與高滔滔說了,高滔滔半信半疑,也有些惱火,便將王巨召來,問了一問。也是因為這個背景。高滔滔只是問,並沒有責備。所以王巨感到狐疑。

當然,這件公案,沾到的都不敢宣揚,連王巨也蒙在谷裡。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