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四四四章 二王(上)

第四四四章 二王(上)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大唐第一衙內 扶秦

“子安,你對青苗法看法何如?”張若水問道。

王巨睞了一眼。

章惇與曾布離開王家後,王安石的地位仍然很危險。

彈劾的人越來越多,王安石又得不到趙頊的支援,甚至因為趙頊不表態,導致反對的浪潮更高,於是王安石求分司,分司在宋朝是指到洛陽擔任官員。俺不搞變法了,也不呆在京城了,去洛陽混日子去。

司馬光看到這個奏摺,越俎代庖,在上面批註一句:今士大夫沸騰,黎民騷動,乃欲委還事任,退取便安。卿之私謀,固為無憾,朕之所望,將以委誰!

你這就想走了,不行,就是走了,得將你搞的這個爛攤子收拾起來,得戴大帽子游街認錯,不然你走不了。

所以說水滿則溢,月圓則虧,司馬光做得太過。

王安石看到疏奏後大怒,兩人大吵了一通。

趙頊看到越來越亂,又將曾公亮與陳昇之喊來詢問。

曾公亮此時無語,王安石上位,他有一半功勞,但當初上位,曾公亮不是為了變法,而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但現在完全脫離了他的控制。

那麼變法究竟對不對呢,曾公亮也沒有了主意,所以他才一直沉默。

這一回看到事情嚴重,曾公亮只好說先將青苗法廢了吧。

至於陳昇之更是兩面派,一個投機分子,早在幾月前就與王安石分道揚鑣了,也說必須廢青苗法。

現在東府四相,三相反對青苗法。西府兩相反對青苗法,兩制臺諫九成官員反對青苗法,那就廢吧。趙頊下詔廢除青苗法。王安石聽到後,心中冰冰涼,難道我以退為進。是弄巧成拙了?

這也說明趙頊仍然很青澀。

青苗法一廢,變法還變個鬼啊。王安石仔細一想,得,俺沒辦法玩了,上書請求罷相。

趙頊想得比較簡單,朕廢的只是青苗法。變法中一個不好的“術”,不是不變法,但變法離不開王安石,因此不準。那邊也出了事,王安石請求罷相。趙抃也將問題想得簡單化了。

廢青苗法書旨到了翰林院,翰林院歡呼一片,趙抃卻在私下說了一句,不行,按照慣例,王石安還在相位上,必須等王安石罷相後,才能廢除青苗法。

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呢。廢了青苗法,反對聲音降下去,就不容易打倒王安石。所以想打倒王安石。不能馬上廢青苗法。

他這一鬧,這道詔書就拖了下來。

然而正是他這一鬧,才成了真正的弄巧成拙。

先是呂惠卿奪情回京,相比於王安石的“高風亮潔”,呂惠卿則多了一份手段。開始時他一直不吭聲,直到現在才正式發力。

其次來了一個人,王安石的學生李定。但這個說法也不大準確。比如蘇東坡,他自己認為是歐陽修的學生。實際他中進士之前的學業根本與歐陽修無關,其家進入京城,也多虧了張方平之功。再比如王安石另一個學生陸佃,他受王安石之益很少,相反多受了孫覺的恩惠。李定也是如此,他少年時曾受王安石之提撥,同樣也受了孫覺提撥。

孫覺這個人來歷不凡,是胡瑗與陳襄的學生,是蘇東坡、王安石、蘇頌與曾鞏的好友,黃庭堅的岳父,包括秦觀、陸佃與王令,都受過他的提撥。

前年因論邵亢不才,貶為越州通判,後來又調回京城擔任知諫院。正好李定擔任了秀州通判。宋朝的秀州就是後來的上海,以及浙江嘉定等地區,不過現在上海浦東一半還在海平面下,也算是宋朝一個富裕的上等州吧。越州就是紹興,兩個地區離得不遠,兩人多有書信往來。並且李定在秀州政績蜚然。

於是孫覺提議將李定調回京城。

李定到了京城,孫覺為了避嫌,不好召見,便讓諫官李常召見,問李定,君從南方來,哪裡的百姓如何看青苗法。

李定答道,他們都很喜歡。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