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可苦笑道:“倒也是一個主意。”
反正秋後準備開屠刀了,也不在乎這個餿主意。
“子安,為何人心無足意?”老侯想不通啊,比如這個鄭白渠,會有許多平民受益,但受益最多的不是平民,而是這些豪紳,他們家的地最多。
當然,也有一些好的鄉紳,不過在大多數鄉紳帶領下,他們也不敢作聲表態,怕受到其他鄉紳的排擠。
真將渠工鬧停下來了,國家受損,他們利益不受損?
“人心本來就是一個不知足的東東,比如韓公家的地,侯知縣,你去查一查,保準嚇你一大跳。”
“韓公?”
“會以千頃為單位,而且在田冊上的數字恐怕不及實田的十分之一。”
“會嗎?”
“會,不過侯公別亂說啊,所以為什麼朝廷屢次查隱田查不好。”
侯可臉上失望。
這些頂尖士大夫帶頭,還查個鬼啊。
他們都帶頭玩了,就不要說其他鄉紳了。
“全二長子,你過來。”
“喏。”
“吩咐兄弟們,可以將那些造謠人抓起來,多帶一些人抓。”
“好來。”
全二長子下去。
王巨卻眺望著涇水以及兩岸的青山碧嶺,心中想著一件事,王安石沒有將宋朝折騰好,自己這樣瞎折騰,當真就能折騰好了?
不做事便罷,一做事,到處都是弊病,簡直讓人無法想像。
王巨想了想,說:“侯知縣,我想寫一篇奏章,你看行不行?”
“子安要寫奏章哪?”侯可驚奇地說。
別的官員是隻寫不做,那怕象侯可這樣的官員,沒資格給皇上寫奏章,但也要寫幾個公文上報中書。但王巨只做不寫,來到涇陽縣後,根本就沒有看到他一篇寫過一篇奏章。
“侯知縣,這個奏章極其重要,我聽聞京城中許多人在說,要重獎罰,但沒有一個人弄清楚如何重獎罰,現在我就給他們提供一個辦法,如何重獎罰!”
“有這樣的妙策?”侯可驚奇地說。
“走,我們回縣衙。”
“好。”
“不過侯知縣,你是比較寬厚的人,我寫出來後呢,因此你得從你們縣裡挑出一個比較刻薄的書吏,讓他來想辦法挑剔。”
“幹嘛要挑剔?”
“我們不挑剔,到了京城,就會挑剔!”(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