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二三五章 秋碩

第二三五章 秋碩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去年王巨撥款調來三千石小麥做種子,在這時代。數量很大的,足足拉了四百大車子。但實際能播種多少畝地呢?

少得可憐,只有一百來頃。

沒辦法,這是一個薄種廣收的時代,一畝小麥收成能不足兩石。卻需要近三十斤種子。看著那些短小的麥穗,王巨又想著後世的畝產與麥穗的樣子,覺得很悲哀。

所以宋朝出現一個說法,那就是一家人想要在交納稅賦後保持溫飽,最少得擁有三十畝到四十畝的自耕地。就是這樣,若是遇到災害。還不得不逃荒去。

這是王巨想法,但其他人不會那樣想了,不僅是這些冬小麥,在王巨再三勸說下,有百姓也自發購買了種子。播種冬小麥。因此僅是冬小麥這一項,華池縣便增加了近四萬石的產量,若不算馬,只算官兵的口糧消耗,僅是這個增產,足以能滿足了。

但還不能確定,若是按照以前的收成發展,收了冬小麥。秋糧收成就會減少,即便百姓勤勞,豆粟幼苗成長期雜在小麥裡生成。也會影響到產量。

究竟如何,那隻能看高梁一天天地長高。

悶熱的夏天漸漸過去,八月臨近,高梁一天天也快要成熟了。

移載的高梁不多,不足兩百頃,也就是王巨勸說種植冬小麥後的那些耕地。僅佔華池縣耕地的五分之一。

並且百姓同樣也在懷疑,一個簡單的道理。原來一個苗坑裡撒上五六粒種子,能長成四五株高梁。現在變成了一株高梁,這個收成能保障嗎?

好在王巨有了足夠的威信,百姓這才將信將疑地聽從了王巨勸說,一一移載。

是否有保障,現在能看出來了。

每一棵高梁的穗子足足是其他高梁穗子的三四倍大,並且籽粒更飽滿,沉甸甸地垂下來,還略帶一絲炎熱的秋風一起,立即掀起一道道金色的波浪。

長勢是如此的喜人。

連蔡挺在百忙之餘,都忍不住幾次騎馬帶著官員過來觀看。並且它們的長勢驚動了周邊各縣,許多安化縣、龍蟠縣,甚至子午山那邊的直羅縣、敷政縣百姓也抽空跑過來,央請當地的百姓將這些高梁留下來,別要吃掉,賣給俺做種子吧。

“王巨,你說它們一畝能收多少石?”蔡挺問。

“下官難以斷定,不過應當很高很高,但它也是特例,今年整個華池百姓不缺糞肥,若是放在其他地區可能產量會低些了,”王巨答道。

與蕃寨的糞肥無關,現在蕃人同樣是半耕半牧,雖然他們養了許多牲畜,不過肥料留給自己了。

然而因為私商的繁榮,華池縣許多百姓養了牲畜,並且華池縣有許多戰馬,王巨又准許了百姓用糧食換馬糞。

與斂財無關,若是真斂財,王巨都不會抽出許多錢帛買牛,買種子,無償地送一些工具。

這也是被逼的。

前線將士用糧,一是前線百姓的稅糧,若是收成好,官府會抽出一些錢帛購買當地百姓的糧食,一是後方的糧食,或者運到前線,或者調動將士到後方就食。

後者無論蔡挺或王巨都不敢承受,將士調到後方就食,還想作戰嗎?或者從後方運糧過來,那個糧食真心吃不起啊。

能接受的只有前兩種辦法,可是稅糧是定額的,但今年那怕整個環慶路五穀豐登,也不能多徵,越是在這時候,越來越需要民心所向。

那麼只好用購買的辦法解決,但錢帛太緊張了,能省一點是一點。但無論是讓百姓用糧食換馬糞,還是無償地將馬糞交給百姓用,這些糞肥都堆在莊稼上了。

況且王巨那些水利措施,今年也逐漸開始見了成效。

“也不錯了。”蔡挺誇獎道。

“是不錯,說不定極少數高梁產量會給大家一個更大的驚喜。”王巨將蔡挺帶到一塊長勢最旺的高梁地,指著它們說道。

“這塊地畝產會有多少?”

“下官也不敢說啊。”

“哈哈哈,”蔡挺大笑道,其實大夥兒要求真不高,那怕出現一畝三石的產量,那便是一個大大大的驚喜,甚至能上報朝廷,當成嘉穗,當成祥瑞。

兩人正說著話,李三狗騎馬飛奔而來,來到兩人身前,飛快下馬,說道:“報蔡公,報王知縣,山那邊傳來訊息,西夏開始點集兵馬。”(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我在隋唐種田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