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孫沔一愁莫展,章楶心中再次冷笑,外面都在傳孫沔治兵有方,但一次抄掠就將孫沔打回原形了。又貪又色又怕死,還不如孫長卿呢。
孫沔不知道自己這個下屬心中的譏諷,盯著前方的警報,突然問:“為何沒有華池縣的訊息?”
“也許華池縣靠後,西夏沒有入侵吧。”一名官員說道。
“胡說八道,大順城與荔原堡頂在最前線,豈能說是靠後?”章楶心中又怒罵。
孫沔有了決定,打是不能打,只好勒令前方諸堡砦堅守各堡各砦,以免讓西夏人攻破,造成更大的損失。
反正死了一些蕃子,朝廷不會在意……
…………
其實危險正在降臨到宋朝上空。
包括王巨都小視了李諒祚,若沒有能力,豈能將沒藏訛龐幹掉?當然他開始親政時,還有種種困難。內部在清洗,需要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
宋朝與契丹兩個笨拙的大國恰好都給了他這種和平的外部環境。
開始時他沒有想與宋朝交惡,況且還有那外歲賜的好處。
然而時間久了,他早忘記少年時母親的叮囑,父親的遺囑,加上樑氏的挑唆,又重用了一些來自宋朝不得意的文人,得知宋朝種種內幕,開始產生野心。
所以抄掠的地點選擇兩條,一是秦鳳,那一條讓王巨猜中了,抄掠主力是禹藏花麻,結成這個樑子,禹藏花麻與吐蕃宋朝先後結成大仇,徹底與西夏捆綁起來。
但環慶這邊王巨沒有全部猜中。
幾次抄掠乃是有計劃的抄掠,什麼吳宗出使受辱,那只是一個藉口罷了。正是這一次次抄掠,讓環慶路的蕃人心寒,但這些蕃兵卻是環慶路的最強軍隊,只要蕃人心寒了,接下來就可以真正大肆入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進可以威逼慶州,向宋朝提出更高的條件,退可以拿下大順城,讓慶州的大門徹底向西夏暢開。
不過這條戰略知道的人不多,罔聿浦也不知道。
他正在派人向雞兒寨喊話,如果太陽落山時雞兒寨的百姓還不答應投降遷向西夏,他就要派人屠寨了。
聽著外面西夏士兵的喊叫,寨中傳出低低的哭泣聲。
其中一個長者輕聲安慰:“我們寨中還有四名好兒郎在蕃落軍中呢,官兵一定會派人來營救。”
“不會的,去年西夏人過來攻入木香寨,殺了好多人,未見一個官兵。”一名婦人說道。
大家一片沉默,真不行,到了傍晚時分,那隻好投降了。
但誰願意離開宋朝,不提西夏那邊有多苦,自己這些人遷到西夏那邊,會不會有好結果?
忽然一個青年指著遠處說道:“那是不是官兵?”
李三狗與胡謙帶著蕃兵來了,到了這時,招募了四百多蕃兵,人數不少了,不過七湊八拼,手中只有三百來匹馬。慶州也發放了武器,但沒有配置鎧甲。
因此一個個穿著皮襖子,騎在馬上殺了過來。
離得遠,寨中的百姓難以分辨。
連罔藏逋也有些糊塗,這支軍隊屬於那一個國家的,也不打一個旗幟,更沒有鎧甲,不象是宋軍哪,難道是自己人?
李三狗在馬背上吼道:“諸位兒郎,這一戰不為朝廷而戰,是為了保衛你們的家園而戰,是為了保護你們的妻子兒女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