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問你,某聽聞你在京城認識了潁王殿下?”
“咦,孫公怎麼聽到了?”
“章楶說的。”
王巨腦海裡飛快地轉動著,孫沔無所謂,可孫沔後面還有一個歐陽修。
自己若不注意,弄不好都能將趙頊害了。想了想說道:“那也是巧合,潁王殿下聽到我在王家寨一戰,那時我只有十四歲,便感到好奇,於是將我喊去相見。這件事官家與皇后也知道,有次還將臣喊到內宮問話。但那時臣是一個舉子,隨後臣中了進士後,就沒有與潁王殿下來往了。”
這句話中其他的都無所謂,重點就是官家與皇后,趙頊與自己交往,那是官家與皇后同意的。
那樣就是歐陽修聽到了,也不能做文章了。他們也要拍趙曙馬屁。
不過孫沔終於明白了,難怪殿試過後,皇上要將王巨提為探花,原來是此節。
王巨又說道:“殿試結束,還沒有唱名,我與章質夫略有些來往,見到章質夫也懂一些軍事,心中竅喜,與孫公一樣,國家得重用一些略懂武略的人,但我人輕言微,不可能得拜聖顏,於是便將質夫兄推薦給了殿下。”
“難怪章楶與你一起調到慶州。”
“孫公,這大約是韓公與歐陽公安排吧,慶州乃是陝西重地,因此朝廷才將孫公調來,不過我與章質夫僅是陪襯的,孫公莫當真啊。但孫公,下官有一事不解,為何李三狗的指使授命一直沒有下來?”
這是一個問題,孫沔想了想說道:“那是孫次公寫的薦書,某不太清楚,不過某想,可能這個名字太犯忌諱了。”
“孫公明鑑,下官糊塗了,難怪如此。”
“這樣吧,李三狗,某替你取一個名字,叫趙忠吧,某再替你上一道薦書。”
宋朝官員喜歡給蕃將改名字,如趙明。
還有一部分乃是蕃人自己改的漢名,如範全,穆恩,未來的包順。改了漢名,代表著真正誠服於宋朝了,甚至或多或少打上了某個大臣的烙印。
“三狗叔,還不謝過孫公,”王巨拉了李三狗的胳膊,喝道。
他害怕李三狗犯倔強了。
李三狗只好道謝,又說道:“孫公,我們能否探望一下胡謙?”
“胡謙,你說的是那個疑犯?”
“那個胡謙頗有些武藝,也隨我做了很多事,末將想去看一看。”
王巨臉上略有些擔憂,救必須救的,然而不能站在明處救。剛才章楶也說得再清楚不過,莫要插進去。若是孫長卿那沒關係,但這個孫沔還真不好說哪,萬一他收了李家的賄賂,李三狗堅持去看胡謙,就會讓孫沔動怒。
但李三狗話也說出來了,想收收不回去了。
王巨心中十分擔心。
他又拼命地回想著孫沔的生平,忽然就想到一條,別的貪官得到好處了,也會替你辦事了,但孫沔不同啊,得到了好處,也未必替你辦事,那麼李三狗提出這個請求,也就無關緊要了。
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馬上就能看出,於是王巨盯著孫沔的表情。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