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斥候。”
王巨又點頭。
當然現在不能急,得一步步安排。
“次之是孫公。”
“孫公那邊好辦,”王巨說道,剛才與章楶走出來時,就在想這個孫沔,不過很快就想出一個辦法。蛋無縫蒼蠅會不會叮?若有縫了,好不好叮?
孫沔有縫,那就是貪。
就不知道得拿多少錢,孫沔才能滿足,畢竟他是大官,大官胃口就大。
總之,這是一個不是很好的訊息。
“說來說去,我們位淺言輕了。”章楶道。王巨讓他寫策子,他寫了一篇策子,那就是加強版的淺攻戰術。如在慶州,先將疆砟堡、白豹城等要塞拿下,再於險惡之處建堡。
不是范仲淹那種建堡,兵力不夠。
建一堡兵力就推進一堡。比如現在的華池縣,荔原堡與平戎鎮是第一線,鳳川鎮與華池鎮是第二線,後面還有三線,四線,但不在華池縣境內了。
那麼將前線往前推,後面的堡砦便要釋放出來,減輕兵力負擔。
但這得要派一個懂軍事的重臣來負責謀劃,如何推,如何放,這很關健的,每動一個堡砦,便意味著防禦系統隨之改變。
其次不能急推,憑宋朝軍力,根本做不到歐陽修所說的那樣,隨隨便便就將西夏滅國了。因此得往前推,有機會就往前推,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往前推進。但必須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百姓的支援。拉攏分化邊界的各部族百姓,忠於宋朝的朝廷可以撥一些款子收買人心,忠於西夏的,不用造殺戳,而是將他們繼續趕回西夏。以便換來天時地利人和中的人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來朝廷也認為沒錯,不然不可能將自己任命為慶州推官。
但只認為不錯,卻沒有采納。
不過王巨也不完全認同,章楶進一步完善了淺攻,但還是疏忽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內部問題。
如今宋朝內部主和派佔據上風,又缺少支援大規模戰鬥的財力。
將士缺少磨礪,更缺少合格的統帥。
同樣是築大城,永樂城與平夏城結果如何?
可能有其他原因,但確實種諤的謀劃能力不及章楶。
即便朝廷採納,王巨帶著大手指,此時也未必能找到合格的主將。非是王韶,王韶主要在熙河那邊。非是章楶,章楶現在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
但這個疆砟堡讓王巨有些心動。
然而有段歷史他也不知道,元豐時疆砟堡被宋朝收回來了,與大順城成了慶州兩道強大的鐵門,然而司馬光倒好,手一揮,將這座鐵門又送還給了西夏。
因此問題還是繞了回來,一堡一砦問題都不大,問題大的是制度。
王巨想了想說道:“質夫兄,還有一條,勿要輕視蕃人,漢人在蕃就是蕃人,蕃人在漢就是漢人,得抱著這樣的胸襟,在邊事上才能有作為。”
來華池縣,王巨打聽了一下,才知道範仲淹重用了趙明、範全等蕃將,範全死了,趙明還活著,並且立下不少赫赫戰功。
然而王巨前世看了那麼多書,卻不知道趙明是何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