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二)

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二)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第一道策是國家馬政。

還有一段附錄,薛向的兩道奏章以及歐陽修的那道奏章。

程勘出這道題也合乎延州的情理,去年春天他置了買馬社,後來取締了。

關健這怎麼寫?

如果說程勘做對了,那麼為什麼後來又取締了?

如果說不當置買馬社,那豈不是在打程勘的臉?真寫了還想中啊?

第二道繼續,西夏侵耕屈野河與土門。

土門也是沒藏訛龐侵耕的受害地區,程勘出這道題目同樣合乎情理。

關健是當初程勘看到軍紀不振,於是採取了消極防禦的態度,這曾經讓延州北部邊荒一帶的百姓十分不滿。

程勘直接將當初這個問題丟擲來了,自己怎麼寫,難道說程勘消極防禦是對的,西夏人太強大了。或者說兩國之間,當以和為貴。似乎不妥啊。俺們可不是中原那些不知道西夏危害的學子,身在延州,能說這樣的話嗎?

要麼說當反抗,西夏人沒那麼強大,坐中的一個人帶著一群村民就將六百多西夏兵士幹掉了,但那樣又能寫嗎?

實際王巨看到這兩道題目,也有點兒瞠目結舌。

老程這想幹嘛?

第三道題來了,三年不言,自是常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句話來歷是出自《尚書·說命》,商高宗父親死了,心中悲傷,三年不說話,於是大臣們來說,商高宗便請出傅說,商朝大治。然後《五經正義》中作注,“言王居父憂,信任冢宰,默而不言已三年矣。三年不言,自是常事,史錄此句於首者,謂既免喪事,可以言而猶不言,故述此以發端也。”

然而五經正義那麼厚,以延州學子的水平,有幾個人記得住,還以為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有學子便議論,說是題出錯了。

程勘在簾後冷哼道:“這是本官出的,難道能出錯嗎?”

九成的學子臉色古怪,還在逐磨呢,為何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變成了三年不言,自是常事。

就有膽大的學子上前請教,也同樣也是規矩,如題中有疑難的,聽士人就簾外上請,主考官於簾後詳答。若是規模大的科舉,分成了若干主考場,那麼就由主文代主考官詳答。

程勘卻在簾後不悅地說:“連這個都不知道,還來科舉?要不要本官替你代考?”

請教的那個學子傻眼了,只好退下,再次苦思冥想。

王巨看著題目,他沒有想如何破題,而是在想程勘這個人。

這是王巨內心的一個重大秘密,考場講運氣,這個運氣不僅是考題正好是自己熟悉的,例如這個三年不言,還有那就是自己寫的東西合不合考官的胃口。

是否合考官的胃口,得看考官的性格。

若是換其人來王巨未必能摸透,不過程勘倒是知道一些,況且又打了數次交道。

這個人算是一個做實事的官員,也不喜多言,談不上激進也談不上保守,屬於中間派的那種,類似的人還有張方平這些官員,比如沒藏訛龐侵耕土門,剽掠百姓,程勘只是被動防禦,王文諒投奔程勘,程勘沒有學郭勸,立即主動收留。

但程勘也有官員的劣根性,那就是官本位思想濃厚,高高在上,不可冒犯。有點貪功,又少了一分果決。

可能還有其他性格,但自己知道的大約就是這些。

這也屬於偷機取巧,萬萬不能宣揚出去的,不過除了他,很少有人有那個金手指,就是出身名門家庭,也未必知道所有大佬的性格。

想好了程勘的性格,這才想題目。

學子喧譁了幾回,終於安靜,有許多人拿筆開始書寫。

程勘微微一笑,大約這次考卷會出現許多妖蛾子吧,然後看著王巨,坐在哪裡發呆呢,難道將這小子也難住了?

沒道理啊,至少這個馬政不會將這小子難住。

於是繼續注意,還在發呆,他終於忍不住,喊來一句胥吏,對他說:“問那個小子,為什麼還不寫。”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