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小子獻的那個冶鋼技術如何了?”
“本官交給了朝廷,歸作院掌管,本官不便問。”
那是初步的技術,還得要進一步研發,王巨在紙上也寫得十分清楚。畢竟一個小規模生產與大規模生產是兩樣的。
可能作院在研發了,可能這幾年事兒多,作院沒有得到朝廷的撥款,於是沒有研發。
但程勘在延州看到朝廷運過來的器甲質量並沒有改善。
相反的那個小寨子在王巨離開後,還在陸續改善技術。他也好奇,花了九十貫,買了一把最好的桃溪劍,聽說這種劍在京城都賣到兩三百貫錢,那麼好在什麼地方,於是用朝廷的提刀與桃溪劍對砍,結果一下子將那把提刀崩出一個大豁口,桃溪劍卻安然無事。
兩者質量差得太遠。
還有呢,這小子獻的馬策頗有道理啊,養馬乾嘛的,還不是強軍,組織一支強大的騎軍,自己上書朝廷,可沒有了下落。最悲催的是輕泥懷側。
自己在延州很努力,卻讓司馬光一次次地謾罵,程勘便有些心灰意冷。
這件事他顯然不想提,於是說:“本官喊你前來,是通知你一件事,本官打算中元節七月十五)過後,七月下旬便舉行秋闈。”
“這麼早?”王巨驚訝地說。
一般宋朝科闈得到九月過後,正好農閒下來。冬天的事也不多,然後送到京城。正月參加省試,這得改卷子,放榜單,因此得拖到二月下旬才能舉行殿試,三月東華門唱名。落榜的人趕忙回家,雖說耽擱了春耕,但還來得及搶上夏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程勘整整提前了兩個月!
“你想晚一點?”
“小子無所謂,早一點對小子有利吧。”
“那你去吧。”
程勘將王巨喊來是好心,事情結束了,你也別要再折騰了,安心讀書吧。而且說了時間,讓王巨早點準備。延州教育落後,今年只給了八名舉子的名額。
實際與往年相比,也不算少了。對王巨能不能中舉子,程勘就從未懷疑過。就是中進士,他都不懷疑,甚至認為明年王巨有九成五的把握唱名東華門。
信心很足啊。
可是東華門外被唱到名的人也分等次的。
因此讓王巨做好準備,中舉子還不行,得中解元,這樣便有了更大的信心,在省試與殿試衝擊更高的名次,非是第五甲,非是第四甲,最少是第三甲,第二甲。至於第一甲……那個……那個……誰都不敢說。
雖然程勘很想,若是衝進第一甲,那會給延州學子帶來多大的信心?
王巨沒有回去,而是去了李家。
“外父,那案子已結了,呂家大郎被大理寺判秋後問斬,丁家父子、伏小莊等人黠字流放,蔡知縣秦知縣以私罪貶到嶺南,並且貶成了縣尉。那個玉鹽契股也歸還給了朱家。”
“那就好。”
秦氏卻笑罵:“王巨,你讓我以後如何回孃家?”
ps:宋朝官員貪汙被發現後一般不做牢砍頭,但會加上一個私罪之名,一旦加了這個罪名,以後官職只有貶的份,沒有升的份,在官場上也會遭到同僚的譏笑。
感謝書友的200、公孫唐的1888、書友的100起點幣打賞,再加一更,十六更。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