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作品《年少有為》獲得觀眾xxx的認可,獎勵1點聲望。】
【您的作品《年少有為》獲得觀眾xx發自內心的喜愛,獎勵2點聲望。】
雖然只是首映禮,人數一共就五十個上下,但也能給陳尋相當直觀的認識到《年少有為》帶來的收益。
一場電影除去幾位主創,大概也得有將近五十點聲望點入賬!
從剛才的訂票軟體上陳尋就已經注意到,光是今晚預售出去的票就已經達到了百萬人次!
觀眾們的觀影效果肯定是不如這些專業人士的,轉換率不會有這麼高。
但哪怕是按照更低的比例來算,這一首歌都很可能會一晚上給陳尋帶來十幾二十萬聲望點的收入!
“搞電影這麼容易賺聲望點嗎?”
陳尋早就在心中羅列了一堆計劃。
但受限於聲望點不夠,瓊靈娛樂公司還未招聘,人手不足以同時進行幾個專案。
陳尋對聲望點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有聲書和歌曲的收穫雖然穩定,但沒有足夠熱度的情況下,收益也在持續走低。
況且哪有電影上映的爆發來得強悍?
要知道這還只是第一天!
有這麼大的意外驚喜,頓時讓陳尋意識到了影視行業的受眾與關注度是遠遠勝於有聲書和新歌打榜效果的。
依靠這種鉅款,多做幾部電影出來的話,陳尋都可以期待期待直接兌換娛樂圈全職業技能的時候了。
以陳尋學東西的速度,其實學習樂器樂理知識的進度並不慢,但哪有直接從系統那裡兌換來的便捷快當?
最近他學那些東西學的頭都快要炸了。
對主創團隊的採訪時間並不長,很快張志文也從那些長槍短炮的包圍裡脫身,朝著陳尋走來。
陳尋上前兩步:“恭喜了張導,看樣子電影是大獲成功了啊。”
“這還得多虧了陳老師你寫的《年少有為》,還選了一個這麼適合這首歌的歌手來演唱,不然多少差點意思,遠遠到不了這種程度。”
說到這事,張志文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不過還是開口邀請道:“現在時間不早了,陳老師你們應該都餓了吧?要不要一起去吃一頓便飯?”
三人想了想後,都搖頭拒絕了。
在外面吃便飯那就指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回家了,還不如自己出去找點吃的。
張志文倒也不意外,好奇問道:“陳老師,你說的那個《我不是藥神》什麼時候立項啊?”
“大概下週一或者週二就會送去影視總局備案吧。”
陳尋先是回答了他的問題,然後笑道:“怎麼,張導你有興趣接下這部電影嗎?”
張志文的表情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那當然有興趣了,陳老師你寫的劇本我還是相信的。”
之所以沒有懷疑是瓊靈娛樂買的劇本,是因為張志文知道,以陳書瓊和陳尋的心氣,要在影視協會那堆成山的劇本里大浪淘沙淘出一部金子,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就連《我們的青春》這部劇本都是張志文經過半個月的挑選才選定了下來,並且和編劇一起修改了劇本中絕大部分內容,可以說是費心費力。
經過和陶峰幾人的相處,陳尋對張志文這種忠實粉絲的態度也能適應了,點點頭道:“那等劇本稽核透過了,我再找你來試一試。”
導演這個職業側重面各有不同。
像張志文就比較擅長拍青春劇,校園劇,整體基調都是暖色調,略帶一點點文青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