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電腦前,陳尋思考起要發出的動態內容。
雖然有了報復對方的辦法,但這時候該做的表示也不能少。
不一會,陳尋腦海中有了一個想法,雙手在鍵盤上輸入內容。
“既然你們願意相信這些居心叵測之人,為什麼不去聽聽我的作品,再來評價呢?3月27日動態轉發)”
3月27日的動態,是方大軍那篇文章發出時陳尋做出的回應。
裡面包含了方大軍提到的各種問題的詳細解釋與自我觀點闡述。
而轉發動態編輯的這句話,則是側面說明了那個看似道貌岸然的大v是在故意針對他。
“這樣會不會太直白了?”
一旁的姜悅問道。
經過那個大v的文章之後,除了《三體》的粉絲和少量吃瓜群眾外,其他人基本都對《三體》主觀代入了一些負面印象。
此時陳尋發出這條動態,也許能讓極少部分人扭轉觀點,但更多人會更加暴戾。
姜悅甚至能猜到那些跟風者的想法:“你一個汙點作家憑什麼教我們做事?”
所以這條動態不僅產生不了多大效果,還可能激起他們更猛烈的反撲。
不由得姜悅不擔心。
自從她上了大學之後,作為藝術生的姜悅也瞭解了娛樂圈中的各種黑幕。
那些被封殺的明星大多是真的做出了違背道德的事情,但還有很多人卻是因為行業中,各種惡性競爭與輿論壓迫不得不選擇消弭在大眾視野中。
陳尋和姜悅聊天時討論過這件事。
畢竟新時代的年輕人,網上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些的,網暴就是其中之一。
人流量極大的社交平臺與短影片平臺尤為如此。
不僅是明星藝人,還有很多民眾也遭了無妄之災。
矛盾的衝突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能讓他們對所謂的加害者宣洩自己積攢的諸多負面情緒。
至於是否冤枉?
不好意思,他們不會記得這件事的。
陳尋搖了搖頭道:“如果所有人都畏懼網暴,不肯發聲,那它將會一直存在。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是嗎?”
以陳尋的心氣,自然不願意順著對方的意願,低頭去解釋。
因為他們不會聽這些,只會去看你的態度。
看,你低頭了,那就是你錯了!
“那乾脆,就再激烈些!”
陳尋不怕自己會站的太高,摔的太慘。
真正聽過《三體》的人,都絕不會把那些被方大軍擷取出來的部分內容當真!
而官方部門,從自身的威信力與嚴謹態度出發,更不可能做出誤判錯判!
澄清,只是時間關係。
這樣一來,陳尋承擔的,只是可能會推遲籤售會和實體書發售的風險。
以群星出版社的能力,估計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這對擁有文娛教父系統,還上了快一個禮拜熱搜的陳尋來說,並不算什麼大事。
但對其他同樣遭遇的人們而言,他們幾乎發不出聲音。
哪怕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也已經沒有人關注了。
“不過在我這,來容易,走可沒那麼簡單!”
陳尋眯了眯眼睛,將動態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