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只好讓好好怨恨了。
青二十七並不知道,那時好好與楊巨源已義結金蘭,以兄妹相稱,一齊謀劃刺殺吳曦。
換了幾次方案後,他們將刺殺之日定在開禧三年正月二十九。
那夜無星無月,他們偽造討逆詔書,直入吳曦偽宮,大呼“奉朝廷密詔,安長史為宣撫,令我誅反賊,敢抗者夷其族。”
安長史即安丙,時任吳曦偽蜀國的中大夫、丞相長史。
在不少人要麼屈膝、要麼抗爭的形勢下,安丙卻半推半就地既受官職又稱病不出。
如此騎牆的作派,預示了楊巨源與他合作必然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總之在正月二十九的平曦之夜,楊巨源與眾義士突入吳曦偽宮,
吳曦倉皇而起,披頭散髮、赤足欲逃,卻被義士們毫不畏死地一擁而上,先砍腰、後砍頭,
一位自恃甚高心懷不憤,又生不逢時一步行錯的大將就此殞命。
此時吳曦在“蜀王”之位上僅坐了四十餘天,金國皇帝正式冊封他的使者還正行於途中。
數月後,楊巨源因與安丙爭功,被安丙陷害索命。
據說當時楊巨源被押至大安龍尾灘,已知自己必死之命運,從容指其地而語之曰:“此好一片葬地。”
後來船行一半,安丙派來的殺手毒酒以奉,楊巨源拒絕飲酒,
那殺手見不能成事,一聲令下,左右以利刀斷其頭,一時砍不下來,半個大好頭顱就掛在頸上,楊巨源猶能說完“一身無愧,死且無憾;惟有妹未嫁,宣撫念之”這幾句話後,方才死去。
楊巨源所言之妹妹,那即是好好了。
吳曦伏誅之後,好好便在劍閣守著陸家的小院,後來如何,青二十七實不能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彼時的青二十七,已在人生的另個階段。
而今回想,無論好好的下文如何,都是比青二十七勇敢得多的人物。
她做了她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她對陸聽寒有始有終,仁至義盡,對得起她付出的真心,也對得起陸聽寒的信任。
而青二十七,真是個最最涼薄的人,明明什麼事都沒做,卻還在怨天怨地。
甚至在聽聞吳曦死了時,所湧現的第一個念頭竟不是陸聽寒大仇得報,而是汗青盟多年培植的力量這樣不堪一擊,這其間是否有畢再遇和解語軒的功勞;汗青盟此腕既斷,是否還有後手相候。
青二十七曾以為吳曦既死,這個人也很快將從她的記憶中消失。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在山中,畢再遇告訴了她去尋找那不死奇果的大致線路,她決意去解決這件事;段舞的出現,不過是個小插曲,改變不了她的大方向。
開禧三年二月,青二十七帶段舞入滇,去往滇西、當年廢人谷的部落駐地。
部落舊址在當年的汗青盟舊部與廢人谷的戰鬥中盡數毀去。而汗青盟也沒能從他們那裡找到不死之果的下落。
汗青盟不得不再次選擇那個最笨的辦法:跟蹤這時空的強者,猜測誰才是最終的玄帝;並由這強者的行動軌跡,找出不死之果。
這才有了汗青盟在中原一展身手,一面記錄武林,一面滲入大宋朝野。
始料不及的是,十數年過去,他們以為已經被滅族的部落竟然還有殘餘勢力留下,並且暗搓搓休養生息十數年,一恢復元氣就找上門來複仇了。
廢人谷在滇西具體駐紮何處?畢再遇與夜都不確知,所以青二十七也只能依大概的方向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