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大多數人對此不滿,依舊還是群起而攻之,不過,昔年有人心懷不軌,進言仙帝此人可留。
為何?
一是此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偷了許多藥材回來。二是,仙人雖然命長,不會被病榻纏身,可若想修為精進,光靠冥思苦想與打坐修身是完全不夠的。
若這些藥丸,提取功效,彷彿人間治病一樣對症下藥——用在修為上,佐以丹丸,方可突飛猛進。
於是仙帝衡量之後,姑且留了奚辰釗一命,還給了封地叫他潛心煉藥。
後來,這些藥草在天界土壤裡生根發芽,擴散開,有些吸得了鴻筠正氣變成了妖靈。
再後來,奚辰釗見多出來的精靈以無可遁形,又得了替他進言之人慫恿,與大力支援,於是乎登臺自稱妖帝,且畫地為界。還引坐下妖靈出征。
之後,也沒多久,進言之人亦如出一轍,帶著附庸之人,脫離天界,去了西方的城池,稱己魔帝。
二界立刻聯盟,雙管齊下,天界腹背受敵,覆滅——有原天界的流亡者不齒屈於人下做俘虜。或者有些古板者不屑於與另外二界之叛黨同流合汙,便悄悄號召殘餘勢力重整旗鼓,建立了仙界。
以宣佈成立的二界剛經歷了苦戰,精疲力盡,人人自顧不暇,加之皆是成立不久,人心動盪不定,是斷斷不敢在挑起第二次戰端的。
另外,妖界與魔界都統一認為原仙界之人只怕比他們還要苟延殘喘——此事,妖界與魔界一開始便有理有據只覺得是一群烏合之眾瞎湊熱鬧,大抵都沒當回事。
二責,妖界與魔界都各自心懷鬼胎,目的卻如出一轍的希望對方率先出徵,徹底平定了仙界這塊尚且苟延殘喘的不肥美的肉。
如此……因為二界種種顧慮,才給了仙界在夾縫中絕處逢生的機會。至於仙界長期養精蓄銳下來,過程中,隊伍不斷壯大砥礪前行。直到最後在次不容小覷,又有了立足之地。
從此之後,天界三足鼎立變成了趨勢。’
——奚夜妖帝當日之言,尚且餘音繞耳,而如今奚夜妖帝突然提起往事,阡苡想,這擺明的是打算翻供了。
然而阡苡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只因為一開始奚夜妖帝直言不諱的將當年以訛傳訛的各種機緣巧合言說完整了,確實,奚夜妖帝說的也不算謊話,關於妖界的成立,目前世人流傳的亦是隻有奚夜妖帝告知的兩個版本。
但妖界成立的這兩個版本,別人不知道,而阡苡是知道其中荒唐的,固而阡苡一開始就沒有相信。
誠然這也是奚夜的委婉所在,反正奚夜妖帝只管‘搬弄是非’,期間,即便‘夾槍弄棒’一些大約也無妨。
畢竟,多嘴多舌雖然素來惹人厭煩,但,人云亦云永遠都不能算是什麼死罪——尤其是,奚夜妖帝越是假裝欲蓋彌彰,而阡苡便越是心照不宣的發現了這裡面的問題所在,隨之,自然而然亦不難推理這裡面別的‘機緣巧合’。
而阡苡即便不難推理故事種種但背過也沒怎麼推理,反正阡苡相信終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至於真的真相大白那天,阡苡無需大驚小怪,只需要坦然接受這不費吹灰之力得來的事實就是了。
——奚夜妖帝心中沉悶得很,鬱鬱寡歡,又道,“而本座的祖先即將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在躲躲藏藏的過程中,無意尋找到了一本記錄著風格迥異法門的修煉心經。
其實這些都不是都不是重點,重點就是之後,本座的祖宗或將窮途末路——後有追殺,前是山窮水盡之時,那罪不可赦,惹是生非之輩,曾經被統一流放羈押在邊境裡自生自滅自相殘殺的狂徒們突然團結一心,突然之間大規模的對仙界進行了反抗。
而那期間本座的祖先察覺到問題所在,便趕緊掉頭,換了個方向奔走逃命,終是跌跌撞撞流落到了一處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空蕩地方,這個地方本座的先祖依稀知道是哪裡了,東蓬萊,北崑崙,西鼎城,南三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這中唯獨南方三川版圖才有這樣的地方——蓬萊孤立,四面八方與水面相連線需要渡舟,已然排除。
鼎城熱浪朝天且紅土硬地,是乃平原,而崑崙高山聳立。至於,本座仙人眼底乃是依山傍水的依稀盆地的三川。
三川地大物博,不似仙界那邊高聳陡峭寒風凜冽,而三川四季宜人,百花芳菲,實在適合安身立命修生養性。
而本座的先祖便是找到了一個清淨之地修煉,固而得成正果的。
之後本座先祖出去雲遊四方,才打聽到原是魔界成立,挑起戰端禍事,於是乎原本守在三川的兵將全部都被調任走了,當時三川對於仙界而言是乃大後方,而駐守三川的人並非直接回仙界領命,而是直接整裝待發從三川出發遷移去往了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