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白岙帝君之後才能茁壯成長。否則就憑千方百計接近白岙帝君身邊,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也只怕早就處心積慮的讓白岙帝君死於非命了。
並非危言聳聽。‘有主’的只有妖界。而仙界確實有皇室傳承,但卻是類似人間那種傳承,一段之後便需要改朝換代——沒準說不好傳到哪位帝王那裡去了,便世風日下。而這種情況,勢必會有一些自視清高,或者品行高潔,甚至本就野心勃勃亦欲取代者出來彈劾當代帝王。
過後再層層票選與推舉後,擇一位大多數人心服口服者重新上位稱王,主持大局。
當然提到仙界的話,就不得不提那位以暴制暴上位的白屹大帝。
其實說白了,這上三界中在怎麼人情為重,再怎麼世俗禁錮,卻也改變不了人們崇拜與接納一位絕對強者的觀念。
所以其實差不多才是這上三界中最真實的一界。卻也不見得魔界之人在失去人情的羈絆與世俗的禁錮後有多好過。
魔界也就那樣了。只要絕對有能耐大權在握,必然是有前仆後繼的美嬌娘糾纏著,蜂擁而至的阿諛逢迎者陪笑著,是絕對不會孤獨到哪裡去的。
而在魔界的籍籍無名那平素可就玄乎了,成那文人問津的‘狗不理’之輩實在是意料之內。
這就是魔界的文化。整個上三界中最直言不諱的事實中的直白,這個直白過份的不就懸念,叫許多人為之絕望,從對魔界望而卻步。
可仙界不會。仙界還披著一層禮孝仁義的美名。可這也並沒有什麼用——霽英個人是不看好的,禮儀之綁,君子故鄉。但遇到涉及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一切便不是這個和諧美滿的樣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些仙界的人真的會無所不用其極,去對付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甚至對自己仕途與前程影響不那麼有關的孩子。
可又說回來,白岙帝君與白屹大帝二人分開說,或者乾脆誰都不說倒也罷了。
但非要放在一起也必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聯。這二人……
這二人合在一起霽英只能表示無能為力,自己看得是雲裡霧裡。
然而與霽英一樣,疑惑不解的不計其數,通常來說人們只敢說自己覺得——人心隔肚皮,即便那白屹大帝親自扶持,也未必就是‘慧眼識英雄’而已。沒準白屹大帝只是一時被矇蔽了雙眼,也或許是白屹大帝一意孤行呵護的人本就其心可誅,不過平素裝巧賣乖,隱藏太深而已。
反正眾口不一,人們帶著習慣帶著偏見去看——白岙帝君無論怎樣都是‘狼心狗肺’,且為避免所謂的‘養虎為患’,不若早些‘斬草除根’。
這點霽英想的是,確實不怪什麼‘人心不許蛇吞象’。就白岙帝君與白屹大帝這個關係,人們實在是沒有故意誇張,故意譁眾取寵的嫌疑。
問題是,有些天天說著自己是名人賢士者卻毫不掩飾自己投降強權的立場。
仙界有些人平素的話他們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磐石——這裡霽英不說的是,茅坑裡石頭又臭又硬還差不多。總之這些人秉承正道,卻不問對錯,剛直不阿的活著。
而白屹大帝的出現實在是給了這些人嚇得‘屁滾尿留’,所以正義也不堅持——一個個的喊著,什麼一代帝王一朝臣。而如今既然朝代已經更替,他們有哪裡說是非要做人二臣的道理。
這裡霽英也不得不幸災樂禍,叫一聲活該。若非當年被白屹大帝推翻的那位仙帝背地裡機關算盡無惡不作,事後也不會被人如此不留情面的視為什麼‘小人當道,國之不幸’。
說起來當年叫人啼笑皆非的還有,有個出了名的肱骨老臣見白屹大帝殺伐果斷,當即便信誓旦旦宣佈自己要‘改邪歸正棄暗投明’之後,一如喪家之犬,急不可耐的投奔到了白屹大帝麾下。
而這名老臣說起來也是在叫人難堪。過後白屹大帝狂躁暴動又是這位見勢不妙且為白屹大帝殫精極慮的老臣——當仁不讓的站出來,主張說是希望推翻爆政,掃平仙界餘孽。也就是順手屠了白岙帝君與赤池魔帝。
好不冠冕彈簧的理由。最終主持大局徹底動亂的局面的是白屹大帝支持者扶持起來的白岙帝君。
所以世間也流傳說——不對第一個誹謗之人差不多是那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老臣義憤填膺造的謠;“餘孽未除,傀儡上位,天下必會再次大亂。”
這個說法當時招致沸騰。人們都在都在驚訝怎麼這位年高命衰的老倌還未曾在戰爭的洗禮中死去。
之後,便是不幸了。有些事別人不知道,但是作為白屹大帝忠誠度可見的追隨者霽英本就知道許多外人並不知道的東西。
比如什麼‘傀儡上位’純屬滑稽之談。至於那位老仙倌遭到殺身之禍確實白屹大帝的意思。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抵賴無用的還有,這件事是白岙帝君善後的。
換句話說白岙帝君自己站出來背名,索性這兄弟二人心照不宣,也並未在溝通交流什麼。二人雙雙將這方面的非議聲壓了下去,接著風頭——白岙帝君順水推舟開創了新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