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英又算一個什麼東西?
想到這裡,霽英釋然了不少。他輕鬆的思量,其實許多人以訛傳訛也差不多就是無聊,非要高點損人不利己之事多幸災樂禍一會吧。
也有些人是指望著鬧得人心惶惶,才會有人依附著他們。這些人呢沒準想的還有,只要有了支援,未必不會‘平步青雲’,得到重視或功成名就,或一飛沖天得世人幫扶。
還有一些人呢,他們素來謹言慎行膽小如鼠。他們也實在是不敢說不敢想,自然聽風便是雨,從不去質疑,也不願意多思量。這種情況其實還挺卑微,叫人震驚。
或者有一種人,純粹是為了附庸別人,所以乾脆人云亦云。這些人或絞盡腦汁編排出新意,或者乾脆一聲不吭默默記下,改日若遇良機自然添油加醋的說。
可事無絕對——就像一開始說的,三界其實一開始的時候確實留下一個保守的印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便是一開始,人們適才剛開創各自風格獨立的術法時,許多方面並未曾完善。
就像仙界,他們的宗旨是‘持之以恆’。重點在這個‘恆’字身上,所以仙界的武術,從創立開始的初衷就不敢在動作上大起大落,免得氣息紊亂,心神不寧極為容易疲憊,於是註定了他們適合用比較輕盈的長劍消耗。
而魔界的術法與攻擊的特點是令人覺得‘眼花繚亂’,特點就是一個‘亂’字——不管是生而為人或者化形為人,都只有兩隻手。除非真身祭出,否則絕對不可能三頭六臂,而‘亂’字型現在類似俗話說的‘快刀斬亂麻’,手起刀落,就註定了施術者一定要快準狠。於是魔界的人擅長暗器與短刀者最是多不勝數。
至於妖界。這個就簡單了。說是妖界祖宗本著‘醫者仁心’的說法而招兵買馬,擴充人士。妖界主要就是修煉‘鐵血丹心’、‘妙手回春’、‘冰心玉壺’,還有‘清心寡慾’。也就是說,平素只管治病救人,不用動手動腳的。
只是醫者的恐怖在可以不斷的自己救活自己,不僅如此,還能順便給與身邊一定範圍的友人提供生命力。
並且那會妖界醫術的功法就已經算得上完善了,至於魔界適才剛剛起步,凡事多有不確定的因素,所以魔界之人不能一擊致命妖界人士,那便算得上輸了。
而仙界不能自救。所以魔界之人風馳電逝般的速度出手的話,仙界之人招架不住——遙想仙界與魔界喊打喊殺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俗話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固而據說一開始魔界之人創造‘邪術’便是為了與仙界爭鋒相對。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倒是真的自成一派了。
而仙界存在已久並且還一直固執己見,不肯變革。於是才給了魔界一個研究他們‘美中不足’的上風機會。
但昔年雖然仙界對於後起之秀的魔界而言,攻擊力度確實算得上彷彿‘不痛不癢’,但越是這樣,越是能和治療程度有一定上限的妖界‘持之以恆’。
仙界有啟初有一術叫‘御恆之術’。此術名稱中說指的‘御’是防禦的‘御’,而‘恆’則是恆久的‘恆’——但凡知道咬文嚼字之人都明白這中的意思。
有趣的是‘御恆之術’其實對比起來會發現與妖界現在還在極負盛名的‘清心術’相差無幾。
說白了,因為妖界的祖先也是從仙界脫離叛逃出去的,可見‘清心術’確實抄襲了‘御恆之術’。
而昔年妖界還未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僅持久不贏仙界。
而且更為致命的一點是,御恆術中有一套‘破心訣’。這個是符紙相關,且強硬在除了施術者便無人可破上。
所以抗衡之時若是因為接受到了‘破心訣’,而心神不寧恍若隔世者便容易被仙界之人‘勢如破竹般節節逼退’……
所以昔年坊間流傳著,仙界硬不過魔界,魔界打不穿妖界,而妖界奈何不了仙界——形象的說彷彿石頭剪刀布那般,三界相制相衡。
這個自然只是當年的印象,不足以誇誇奇談。
之後,仙界的帝君鼓勵臣民專注去研究與交流古書典籍,討論精進。
魔界也沒閒著。雖然魔界帝君基本不管‘身外之事’,所以導致魔界上下看起來像一盤散沙一般無所事事……
問題是魔界也就這個好處了。魔界的帝君有獨裁的權力,但也不知道是從哪一位帝君開始便‘消極怠工’,反正他們的分內之事基本算得上放任不管。即便管也是管理那種需要一致對外的那種‘家國大事’。
也不是說他們沒有這個權力。權力釋放出去太多容易被架空的是仙帝。
——魔帝與妖帝其實登基的性質與定義都是差不多。因為這兩種帝君,一個是靠血統完成‘君臨天下’,一個是靠本事唯我獨尊。
喜歡山河破之雪女令請大家收藏:()山河破之雪女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