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雲是個好地方。
有海有樹有花。
但除了遊玩避暑度假,還有供漁民打漁的海,這是個盛產海鮮的省市。
兩天後,把安白和時晏暫時託付給秦清淮照顧,時蕎來到一個叫沙溪的小漁村。
沙溪村東南西三面環海,地勢北高南低,山勢起伏的丘陵,在蔚藍大海的哄射下,宛若條條鯨魚,千姿百態,蔚為壯觀。
進出只有一條陸路,海邊停著幾艘半新不舊的漁船。
這地方到是清靜,就是海腥味有點大。
時蕎攔住一位穿著樸素的婦人,儘量用溫和一點兒的語氣:“請問,康瀝水住在什麼地方?”
沙溪村的村民們打漁賣魚,跟外邊有流通,都會說普通話,雖然有的人說的不太標準,但也能正常溝通。
“婦人背上揹著個熟睡的小孩兒,很和善,打量著眼前這個個都容貌出色,氣質不凡的兩個人,笑呵呵的問:“幾位是從外邊來的吧?”
“是。”時蕎點頭,又問了一遍:“請問康瀝水家住在哪?”
婦人指了指村子西邊:“往那邊走到頭,那兩間瓦房就是。”
“謝謝。”時蕎禮貌道謝,帶著月桐跟她擦肩而過,朝西邊走。
不遠處又走過來幾個人,從海邊過來的,穿著橡膠水褲,懷裡抱著漁網,身上還有水。
一個男人問背孩子的婦人:“又是外邊來的?”
“是啊。”婦人顛了顛孩子:“還是找老康的。”
另外一個穿水褲的婦人,跟著感嘆咂舌:“這些天村裡的外人可來了不少,看著還都像大城市裡的有錢人,那模樣長的,跟電視裡那些明星似的。”
“這以前也沒聽話老康認識什麼有錢人啊?”
“他要認識大城市裡的富貴人,哪還待在這小村子裡捕魚?”
幾個人議論著,都覺古怪。
時蕎已經走遠,並沒聽到他們談話。
小院不大,住房都是紅磚青瓦,跟村裡其它小樓平房相比,算的上落魄。
院牆不高,踮個腳就能看到院子裡,用竹竿打成的架子上,掛著幾條魚。
大門虛掩著,月桐推開,大喊了一聲:“有人嗎?”
“誰啊?”隨著詢問,有個女人推開正屋的門出來。
接收到時蕎示意後,月桐收斂,讓自己儘量可愛無害,笑的甜:“請問康瀝水在嗎?”
女人四十歲左右,常年在海邊,面板有些老化,指縫裡泛黑,看著兩人也沒什麼表情,只朝屋裡喊了一聲:“又是找你的。”
“不見!”屋裡傳出一聲有些暴躁的蒼老男聲。
女人看向兩人:“聽見了?”
連他們是誰都不問,就說不見,還有這態度,有些過於古怪,但礙於時蕎的叮囑,月桐也沒鬧,她蹙眉:“阿姨,我們找康瀝水有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