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邊的發球的四號隊長直接把球發給了跑向後場的三號球員。
對面的主攻手三號球員之所以要跑向後場接球,主要是為了防止四號隊長在前場發球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應該發生的小失誤。
後場接球之後,三號球員面對的對位防守球員仍然是戴餘,而原本應該和他對位的祝蕉則和上一次防守回合一樣來到了底角位置假裝盯防一號後衛。
但是,當對方的三號球員持球來到弧頂三分球線後,對方處在底角的一號後衛在底角位置上不屑地瞟了一樣站在他面前的祝蕉,然後快速向處在弧頂三分線外的一號隊友跑去了。
有了羅柯在暫停時候的提醒,祝蕉也馬上明白一號後衛為什麼要向持球的三號跑去的原因了。
一號想透過這樣的方式把戴餘從底角的位置調出來,這樣在弧頂三分割槽域的位置,三號小前鋒就可以和一號後衛透過一次擋拆配合從而迫使祝蕉和戴餘進行換防。
之後就是羅柯在暫停時說的那樣,透過擋拆換防之後,原本應該防守對面三號球衣的戴餘就會變換為個人防守能力極度薄弱的祝蕉。
但是,在剛才的暫停時節中,羅柯曾對戴餘和祝蕉講解過面對對手一號和三號的換防戰術應該使用哪種防守方式進而應對。
那就是透過雙人的擋拆上線延誤防守戰術儘量避免雙人換防的狀況。
所謂上線延誤,簡單來說就是在對方的持球球員和擋拆球員進行掩護的一瞬間裡,原本應該進行換防戰術的兩人必須立刻上前針對持球球員進行夾擊處理。
比如現在持球的是對面的三號小前鋒。
當一號後衛到三號小前鋒旁邊做好擋拆動以後。
正當持球的三號前鋒準備透過隊友的掩護配合進而繞過戴餘的防守去尋找祝蕉之時,祝蕉和戴餘兩人卻突然上前採用一左一右的各自伸開雙手的防守防守對持球的三號進行了雙人包夾防守。
擋拆以後的上線雙人延誤進而包夾防守,這非常的考驗持球人出球能力。
如果持球者在場上的活動視野以及傳球能力非常欠缺的話,那麼當持球者面對這樣包夾防守的時候有很大的機率會直接的失誤。
不過,從目前已發生過的形勢來看,至少在這一次進攻當中,戴餘和祝蕉所期望看到的對方的三號球員出現運球失誤的願望已經落空了。
持球的三號球員依仗著自己的彈跳高度,透過一個非常彆扭但是極為有效的後仰傳球動作把球成功傳給了在側翼三分線外無人盯防的一號隊友。
一號後衛接球后並沒有在三分線外立刻投籃。
他瞟了一眼從後方位置正準備向他撲來的祝蕉。
一號後衛知道祝蕉正在加速向他撲來。
於是他佯裝全速向內線突擊的樣子彎下了腰向籃下運球而去。
但是,一號這次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是刻意等著後方的加速向他襲來的祝蕉因為剎不住車而把撞上自己的後背。
三秒鐘之後,事實證明他的這項進攻策略是成功的。
喜歡快叫我一聲哥請大家收藏:()快叫我一聲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