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首歌是以前的老歌吧,很是好聽!”
丁修淡然道:
“70年的歌曲,黃格選唱的《春水流》,我每次聽到這一首歌,都會感覺青春如水流,往事難回頭!”
李秋棠說道:
“老歌就是經典,這一首歌帶給人一種穿透靈魂的傷感,穿越時空的經典!”
丁修感慨道:
“春水流,向東流,流水帶走的是光陰的故事,流水帶走的是歲月的痕跡。
一江春水向東流,往事如煙不回頭。
回不到的是那彼此燃燒的歲月,揮不去的是那曾經消散的雲煙!”
李秋棠說道:
“往事不可回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丁修,你好奇不好奇,我把這群大白鵝趕下水,是怎麼它們叫回來的!”
丁修伸手撓了撓頭,面露疑惑之色道:
“不知道!”
李秋棠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竹子製成的哨子,說道:
“我一吹竹哨,這些大白鵝就紛紛上岸了!”
丁修由衷道:
“很神奇!”
李秋棠說道:
“沒什麼神奇的,我從小用哨子聲當作命令喂大白鵝,它們只是本能反應而已!”
丁修面色平靜,問道:
“秋棠,你知道什麼叫做口技嗎!”
李秋棠面色微紅,有些不好意思,沒好氣道:
“啥亂七八糟的呀,不知道!”
丁修正色道:
“口技是優秀的民間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
起源上古時期,人們用於狩獵,模仿動物的聲音,來騙取獵物獲得食物。據歷史文字記載,戰國時期《孟嘗君夜闖函谷關》的故事中,“雞鳴狗盜”是最早將口技運用到了軍事。
到了宋代口技已成為相當成熟的表演藝術,俗稱“隔壁戲”。
從宋代到民國時期在杭州盛為流行,表演者用口、齒、唇、舌、喉、鼻等發聲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種聲音,如飛禽猛獸,風雨雷電等等。
使聽的人達到身臨其境。
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
李秋棠悻悻然一笑,低著頭,嘀咕道:
“原來是這呀!”
丁修認真道:
“模仿大自然各種聲音的口技屬於口技中的低端技藝,秋棠,你想知道一下高階口技嗎!”
李秋棠盯著丁修,一臉期待,懇切道: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