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卻是沒有答話,只是藉著燭光盯著他的手在看–原來吳六奇真的少了兩根手指頭。
“在下吳六奇,不知這位朋友有何事,深夜來訪?”吳六奇又問了一遍。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章五盯著吳六奇突然說道。
“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聽到這句話,吳六奇立馬回道。
章五隻是想試一試,看看在現代看到的雜書中天地會的暗語是不是真的,還真的沒想到原來這個切口是真的。這句切口主要就是在講“明大復心一”,即“一心復大明”的反稱。
不過既然能用,那就好說了。
“章五,見過吳六奇吳大人,此次前來卻是有要事相商。”章五拱了拱手說道。
“不知章先生是會內的那位高人,不知前來有何要事。”
“吳大人,在下並不是天地會的人,在下是鐵衣門門主,與陳近南也並不相識,”章五解釋道,“不過,在下準備起事了,如果形勢大好,希望吳大人予以呼應。”
“章五先生並不是會中人,”吳六奇沉思了一會兒道,“不知章五先生手下有多少人,準備怎麼起事?如果人數太少了,起事那就是白白犧牲啊。”吳六奇並不懷疑章五是反清義士的身份,畢竟他可以報出天地會的切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哈哈,吳大人,人不在多,貴在精,再多的烏合之眾,對於起事,也是沒什麼大的作用的。”
“吳大人,請記住你胸口的字,如果我們能夠聲勢大成,請吳大人要跟我們相互呼應,如果,我等再不起事,百姓就會忘了大明的,我們必須起事了。”
“吳大人,告辭了,希望吳大人好好想一想。”說完,章五轉身便走了。
吳六奇的目光呆呆的望著章五的背影,他沉思了起來,他在想著章五的話。吳六奇身為一省大員,思維的方式跟江湖中人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
他自然是知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許不會忘了大明,但是百姓可不一樣,只要百姓能夠活下去,他們肯定就不會再去說什麼反清復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會忘了韃子在中原造成的殺戮,但是百姓卻會慢慢遺忘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廷的統治就會慢慢穩固,到時候再想光復大明,那就是夢了。
吳六奇也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王朝被覆滅以後,還能過個二三十年還能再光復的,再光復的還是大明嗎?
吳六奇在這一刻已經決定了,只要章五造成的聲勢夠大,他必然會響應,只要他響應了,他相信,這個火星會成燎原之勢的。他就不相信吳三桂會是真心臣服於清廷的。
到那時,不管是誰做皇帝,只要能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行了。
章五從提督府出來之後,避開巡邏的清兵,立刻便回了客棧,休息一會兒,等到天亮便準備出城了,他要趕快回去,他有點等不急了,不管吳六奇到底會怎麼辦,章五已經不想再等了,他已經有了橫行天下的底氣了。
次日一早,章五在城門剛剛開啟,便直接出城,往門下弟子的駐地而去。
喜歡加點在諸天請大家收藏:()加點在諸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