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街面剛擴寬,還沒幾家店面。”趙倩說:“下街的租金便宜,我聽我爸說,以後百貨市場都要搬到下面來。等到明年,我們這條新街上的店面租金可能就貴了。”
劉秀珍擔心道:“可是,我這些年不常做衣服,也不知道現在流行什麼款式啊?”
“媽,你忘了倩倩阿姨開的是什麼店了吧。”陸易寧說:“網咖哎,現在用電腦一上網,什麼都能查。別說衣服流行款式了,你還能在電腦上面打廣告。人家城裡現在就能直接在電腦上買衣服,一下單,就有專門的送貨公司給你送到相應的地點讓你去取呢。”
“說得真像回事,你拿錢給我開?賠錢怎麼辦?”劉秀珍心裡已經開始動搖了,只是比起做生意,她還是覺得待在廠裡要穩定得多。
“哎喲,姐。”趙倩跟著勸道:“七七說得也有道理啊。你覺得開店不穩定,那你待廠裡就穩定了?照廠裡一個月開除一批人的速度,你覺得你能待到第幾輪呢?”
陸易寧抱著手,“就是!”
“別說紡織廠了,他們建材廠也惱火。”趙倩想著前幾天鄭松被降薪的事,心裡就煩,“鄭松都想跟著別人去修路修橋了,至少那個還掙得多呢。”
劉秀珍嘆了嘆氣,“唉,再看看吧。”
建材廠和紡織廠本來就是幾年前新縣長上任時,招商引資砸錢吸引過來的。
今年,領頭人被雙開,加上廠裡的效益不好,工廠老闆早就想斷腕求生,趁損失還沒虧大,趕緊停工跑路。
新領導上任不久,停工幾年的路,最近又開始修了。只是修的地方不太對,之前是修泥路,現在是把以前那半截舊水泥路,重新澆上一層瀝青。
陸易寧記憶中在河上方建橋的工程已經開始在籌備了。
建了橋,去縣城可以少繞彎,至少能減少四五十分鐘的車程。
不過,那座橋的工程也是時作時輟。跟通往縣城的這條路一樣,一三年左右才真正動工,一六年還是一七年終於通車。
再等幾年,小鎮邊上將會建立一個高鐵站,縣城裡的公交車經過高鐵站,直達小鎮。
從高鐵站出來,只需要坐兩站公交,就可以到達鎮上。從小鎮去縣城,坐公交,一個小時左右。
陸易寧美美地想著以後的生活,唉,還是未來的交通方便啊。
路的問題暫時得不瞭解決,但是新教育局局長一上任,學校被拖了幾年的食堂終於要動工了。
明年,可以不帶午飯去學校了。
無需劉秀珍糾結,還沒一個月,廠子就撐不住了,工人們離開工廠時,都被拖了一個月的工資。
建材廠還在堅持,但是折騰到年底,給工人們發了相應的工資後,明年是否開工都是個未知數。
幾年前,原本在外打工進廠的人回到故鄉進廠。今年年底,都在到處打電話,找關系年後一起去廣東,去浙江找活幹。
劉秀珍離開工廠後,陸易寧每天都在她的耳朵邊吹風,讓她開個裁縫店試試水,加上趙倩的鼓勵,陸平也說試一試無妨,劉秀珍總算願意嘗試一下沒做過的事。
十二月中旬,劉秀珍在趙倩店鋪隔壁的隔壁租了一間六十平米的房子。前面的房間用來做衣服,後面的房間是給客人量尺寸用的,另外再隔出了一個小房間,用來給客人換衣服。
對母親開店的事,陸易寧一直持有積極態度。
前兩世,母親沒有開店,而是在家裡做一些散活,知道她手藝的人也就是家附近的人。
這一次,說不準能打出一陣名聲呢。
網咖和製衣店中間的店鋪是一家米粉店。
米粉店還沒裝修好,但是陸易寧已經想到以後去店裡找老媽,一定要當米粉店的第一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