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用國産品牌的情況下,國人首先自然是國産。
可這樣一來外資企業的經濟就會受到損害。
與之前餐飲店的情況一樣,這段時間是‘商戰’頻繁迸發的時期,不光是林薇,沈季澤的企業也一樣需要小心。
更何況港城回歸在即,作為港城第一批發展國內的人,他作為代表被派出去會面,一言一行就更需要注意了。
“這段時間低調一些倒也不是不行。”
商議過後,林薇將自己的決策告訴給了建築系的李教授。
“教授,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入職建築院了,但我的情況您清楚,只怕得提前跟局裡打份報告吧。”
李教授聽到她的決定,意外又驚喜,“林薇同學啊,我真沒想到你會答應。”
“我也有考慮過的,一來是私企到底是私企,很多地方肯定沒國企那麼規劃,我那間公司現在做的大,不這是因為吃了時代的紅利,但想到長久的做下去,還是需要多嘴國企那邊吸收經驗。”
“我過去一邊工作一邊學,就是不知道我這情況人家要不要。”
當然了。
這樣有能力的人誰會不要。
可人家也會有自己的擔心。
“若我們將人培養出來,她自己走了就算了,不會將我們的人給挖走吧。”
建築局的人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可他們也有著他們的自信。
“私企到底是私企,若國企不好這麼大公司的老闆,怎麼會來咱國企上班呢?要我說啊,還是不一樣的,這有什麼好擔心的。”
“但這人的確是個人才,哪怕待不久,先過來認識一下,相處好了若以後有合作,不也更方便嗎?”
領導這麼一說,眾人恍然大悟。
至於這個合作是跟林薇,還是跟林薇背後的港資沈季澤,答案不言而喻。
五一一過,畢業證還沒拿,林薇就帶著自己的私人物品去了規劃局。
“您好,我是林薇,學校分配過來實習的,這是我的檔案和入職證明。”
“你好,我叫劉灣,是一組組長。”劉彎接過她的檔案和證明檢視了起來,其實剛見到林薇時,他是有些意外的。
這麼年輕的小女生,居然在上學期間就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還發展的很不錯,不提背後有沒有人提攜,她這個人的能力肯定是不會差的。
“你坐,我跟你講講我們組。”見林薇在他對面坐下後,劉彎介紹道:“我們組一共有15個人,算是你的話就是16個人,我們負責的專案都不算小,所以一個人沒法完成,大約就是一組78個人這樣,大家一起完成。”
“製作專案的過程中,肯定是會發生一些爭執的,畢竟能進入這裡工作,大家的能力毋庸置疑,所以我是希望你在工作期間,心態平和一些,謙虛一些,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提問,大家經驗都很豐富,你肯定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