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見是孟桓啟,她彎眉抱怨,“陛下怎麼走路都沒聲的。”
孟桓啟與她並立,嘴角微動,聲音低醇,“抱歉。”
雲鏡紗對他彎了彎眼睛,“這是陛下所畫?”
“嗯。”
孟桓啟看著畫,目光有一瞬的恍惚,他偏頭凝視雲鏡紗,“這是翠鐘山萬佛寺。”
翠鐘山萬佛寺。
雲鏡紗想起來了。
是一座修建在城外的皇家寺廟。
娘親信佛,可她不去城裡香火旺盛的寺廟,偏要跑到城外去,聽說,那是她和爹爹的相遇之地。
小圓一門心思只想讀書習字,不喜出門,她那時頑劣,總跟著娘親和姐姐一道出城。
她們禮佛,她就滿山遍野地跑,摘花捉蟲爬樹,玩得一身是汗是泥,再滾到娘親懷裡,在她好氣又好笑的目光中擦幹小臉。
有一段時間,她很喜歡去萬佛寺,因為她在那兒認識了一個呆呆的小和尚。
小和尚對她很好,無論她做什麼,他都不會反對,只靜靜地看著她,陪著她。
歲月太久,雲鏡紗有些記不清那時的光景,小和尚的臉也在她記憶中一片模糊。
她不再去想。
昔日蜜餞,今日砒霜。
那些美好無憂的時光,對現在的她來說,是一種穿腸毒藥。
雲鏡紗很少去回想。
只要不想,心中的痛便能少一些。
記不清也是好事,讓最美的回憶封存在記憶裡,只讓當時的她品嘗。
雲鏡紗揚唇笑起,“來京城這麼久,我還沒聽說過萬佛寺,它很有名?陛下去過?”
孟桓啟看了她幾息,長睫微顫,在少女疑惑的神情中將視線放回畫上,“不出名,朕也只去過一次。”
“一次就能畫出來,陛下記性真好。”
少女甜軟嗓音宛如暖風,輕輕吹在耳側。
孟桓啟不置可否。
有時候,記性好,也是一件苦事。
他不再看那畫,方要轉身,雲鏡紗“哎呀”一聲,“忘了忘了。”
眸光一轉,卻見她像只蝴蝶似的撲向鐵木圓桌,開啟食盒,從裡取出一個小盅和一隻碗。
認認真真舀著湯,雲鏡紗道:“聽說最近朝堂事多,我親自給陛下煮了碗雪羹湯,陛下快嘗嘗。”
她端著碗,笑著看向正走向她的孟桓啟。
孟桓啟接過,並未嘗,皺眉瞧了眼手裡的湯,“天這麼熱,往廚房跑什麼。朕想吃什麼,自會吩咐尚食局。”
雲鏡紗故作氣惱,“尚食局做的,和我做的能一樣嗎?”
她眼底漫出委屈,“我擔心陛下為朝堂之事煩憂,特意下廚,誰知陛下竟這般不領情,早知道,早知道我就不來了。”
見她紅了眼眶,杏眸含水,孟桓啟一慌,放下瓷碗,神色懊惱道:“朕並無此意。”
雲鏡紗哼一聲別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