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茶茶雖然是老師身份,但性格一直和女高中生沒區別,很快和那女孩熟悉起來,甚至陪她一起去送情書。
就在宋茶茶陪她將情書偷塞到張浩然書桌裡時,一張信紙不小心掉落,兩人也看到了上面的文字。
【我想自殺。
朋友問我怎麼自殺。
我說,
我想等池塘裡的鯊魚咬死我。
我想等火山上的雪崩埋葬我。
我想等丘陵拔起高山摔死我。
朋友笑了,
我想我快等到了。】
宋茶茶看完不以為然,這種非主流小詩她看都不想看第二遍。
王思芮卻看得入迷,覺得更愛了。
於是她糾結一秒,開始翻起張浩然的書桌。宋茶茶本想阻止,但想到是廣告裡,也就放任她去了。
沒想到這一翻還真翻到了個好東西。
——一本日記。
和普通的日記不同,這本日記沒有記載任何的故事,反倒充斥著混亂的感性。
宋茶茶那時並不知道張浩然是boss,只是試圖找出點和商品有關的線索,卻越看越心驚。
那些零碎的句子初看以為是無病呻吟,讀到最後,耳邊卻只餘一個少年絕望的嘶喊——
【我已經夠辛苦了,為什麼別人的痛苦,也要我來承擔?】
【每晚,我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睡,大腦總是不自覺複盤著從睜眼開始自己的每一個動作。】
【會不會這句話讓他不舒服?會不會這個動作冒犯了她?為什麼他突然不笑了?是因為我嗎?是我做的不好嗎?是我的錯嗎?】
【為什麼?】
【為什麼我總是在意別人的感受勝過自己?】
【為什麼我總是逼迫自己做一個好人?】
【為什麼我的心總向著別人?卻從未愛惜過自己?】
【我愛我的父母,將他們視為我這一生的歸處,他們卻常常令我感到悲傷,這樣是正常的嗎?是因為我生來虧欠他們嗎?】
【父母總說他們愛我,可我卻感受不到這種愛,這是我的錯嗎?】
【我問心理老師,所有的父母都一定愛著他們的孩子嗎?】
【老師告訴我,心理學研究者曾經說過,實際上,他們無法確定大多數父母是否愛孩子。】
【可他們卻能夠確定,大多數的孩子,都深愛他們的父母。】
【這好殘忍啊,這不殘忍嗎?】
【這世上父母太多,好人卻太少。】
【如果法律允許,我甚至希望能以無期徒刑控告這個世界,它正在對我進行一場長達十八年的,漫長謀殺。】
【我生病了。】
【每一天,每一秒,我的腦子裡都會有一個聲音,喊我去死。】
【光是要無時無刻和這個聲音對抗,我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我真的累了。】
類似的話還有很多,宋茶茶沒能全都記下來,但她對日記的最後一頁印象深刻。
最後一頁格外混亂,滿滿一頁,層層疊疊,不斷重複著三個問題——
【我的情緒是多餘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