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獵旌旗化作今夜星河,萬裡江山如潑墨揮作,收盡幹戈。
兩人衣袖在夜風中繾綣交疊,悄然掩住十指相扣的手掌。
看人間正好,看天下太平。
綏安元年,秋。
天光破曉。
李不為推開窗,晨光灑落案上,照亮堆疊有序的政簡。
他拂去浮塵,取最上卷徐徐展開,指尖掠過,停在卷尾空處。
那裡正虛位以待,只等一方玉璽落下,便能將這新政昭告四海,澤被蒼生。
東邦王都燈火徹夜未熄,爆開的燈花“噼啪”一聲,將戎烈從恍惚中驚醒。
他的目光仍黏在角落那副失了主的面具上,眼底暗潮翻湧。
筆鋒重重一頓,落下最後一筆,墨跡未幹便已起身,遞給了殿前信使。
“傳告天下。”
“喏!”
上書:
“孤承天命,統禦東邦,今與北趙議定和約,以息幹戈,以利蒼生。兩國止戰,各守其疆。其二,互通商貿,惠利百姓。其三,助耕興農,共謀生息。兩國共守此誓,違者天誅。”
東邦境內張貼告示:“天下苦戰久矣,以昭珠亡靈,以穹蒼主名,今得此約,東邦生民,盡守此約。”
副本覆印三十份,火漆一枚枚封下,南祁兵部幾案排開,半炷香間,文書堆疊如山。
這是丹曦登位後的第一道軍務詔令。
副本裝箱封檔,數十名吏員於夜色中依路線啟程,奔向各地兵署。
急使自南祁而來,手持文書入趙軍邊驛。
上書:
“戰事停歇,以政代武,以民為先,如北趙願應,共議新秩之法,共治太平天下。”
光明殿上,趙宴時落座。
李盞揚起拂塵,宣旨:“今邊陲已靖,戍壘重修,三境之敵盡撤,簽三國交好之約,即日起,舉國更始新政,以安黎庶。整飭吏治,肅清貪弊,興學選才,廣開言路。”
宮中鐘鼓三鳴,聲震九霄,餘韻穿過朱牆,直至街市。
不知誰先回頭去聽,怔怔停下了手中動作,很快,叫賣的貨郎收聲,茶客的杯盞懸在半空,連樹梢雀鳥也歪著腦袋一動不動。
這是北趙百年來,第一道真正的止戰詔書。
不知誰先喊了一聲,繼而人潮如浪湧,萬千百姓向皇城跪伏,謝恩聲山呼海嘯抵達終點。
戰火灼燒的史冊在此刻翻頁。
紛爭暫且歸零,一切,將從這裡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