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宴時,究竟是否從一開始就以“可憐”二字騙了梁安。
從去宿州起?還是更之前,又或者從梁安到京都後便開始計劃?
其實自何時起改變不了眼前的事實,但梁安想,若果然從他入京起就是趙宴時的遊戲,那他該如何自處,便不知道了。
還有,更要緊的。
“你有今日,林相可參與其中?”
比起前一個問題,梁安更迫切想要知道這個。
若真是林廣微將趙宴時扶上帝位,局面就更加糟糕了。
他所懷疑的每一個人,都是從前絕不會懷疑的人,是梁安曾想過,即便有朝一日他死了,也總有人頂在前面的人。
梁家人的滿門忠烈,林家的中正無邪,從北趙建立伊始便有的世交情誼。
林凇平和梁紹更是情同手足,是甚至遠超梁紹梁安兄弟情誼還更親密的摯友。
是林凇平斷腿之後,林廣微仍能放心將另一個兒子交給梁紹帶進軍營的深信不疑,是梁安林鴻羽不顧生死數次救彼此於險境中的肝膽相照。
林梁兩家絕無兩立之日這話絕不是虛言。
直至今日,即便眼前事撲朔迷離,梁安仍然確信,在京都之中,操縱這一切的人無論姓趙還是姓林,都絕不會想要殺他。
可梁安想不通為什麼?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自梁安回京都起,幾乎從未見過林廣微,他一病多年,每次梁安想要去拜見林家伯父,林廣微總在病中。
之後弘文帝退位,順和帝登基後,林廣微更是鮮少上朝議事。
那之前,是鴻羽首戰告捷——
恍然怔住,梁安收緊了手掌。
以退為進。
當梁安被指往淮州的那一刻,林鴻羽率兵到青州去,很快贏了第一仗。
這時候,若林廣微還站在順和帝腳下,是北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右相,結果會怎樣?
一家佔據北趙前朝後巷,父親是當朝重臣,兒子履立戰功。
林廣微只能做出取捨。
他頻頻病倒,即便林凇平上朝,在眾人眼裡不過是個聰明的廢人,不能有所建樹。
如此,林鴻羽的屢戰屢勝才不再刺眼。
順和沉浸在沒有平南將軍這天下照樣風平浪靜的喜悅裡,以為自己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因此對年邁病弱的林廣微反而添了五分疼惜,繼而下意識更為信任。
其中細節梁安並不知情,只是也無需知道,已攤在明面上了。
林廣微病真假並不要緊,重要的是,他一定借病示弱了。
可是為什麼,為什麼……
是為自保?亦或者是官場上所謂圓滑的智慧?
最重要的是……
梁安看向趙宴時。
林廣微和趙宴時本是毫無交集的人。
這是謀逆,是株連九族的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