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裡這個“萬花叢中過”的代表作,雖然條件完美,但人品和私生活混亂得令人不齒。陳玦在腦海中快速檢索著劍橋、牛津、帝國理工等名校裡可能的人選,但無一例外都存在致命缺陷。
糟糕的是,現在顧思意對自己有點依賴過度,感情有轉化風險。
這種依賴是源自於他的性取向,和兩人青梅竹馬的感情,還有可能是顧思意見過自己的裸體,顧思意倒不一定真喜歡自己,他只是見的男人太少了,而且身材好又不是自己的錯。
陳玦把目光投向更宏觀的分析,顧思意現階段對自己的過度依賴是否源自:
青少年期情感需求(40)
異國環境應激反應(35)
生理沖動因素[好色]30)
真實情感(?)
理論而言,一旦建立新的情感支點,這種依賴會自然轉化,不會發生下一步的變質。
陳玦挑出了好幾個人選,最後又劃掉。
如果進行無罪推論,或許他還有百分之五的機率搞錯了。
陳玦將紙丟進了碎紙機,決定抽空帶顧思意去趟健身房,多見點半裸的肌肉男。
隨即陳玦開啟手機搜尋:倫敦哪個健身房猛男多?
咔擦咔擦的聲音裡,顧思意在閣樓側躺著,開啟了一個加密的筆記本:
陳玦深櫃機率評估模型:
1.恐同表現強度與潛在傾向的相關性(+15)
2.感情經歷分析(+1)
3.對某些性別氣質的排斥程度(+9)
總計:25
要想在不惹陳玦討厭的情況下,最大限度觸碰他的底線,顧思意有以下幾個突破策略評估:
a. 酒後情景(風險系數:65,成功率:30)
雙方醉酒,我可以裝醉,這樣我做什麼都會被原諒的。
b. 需求誘導(風險系數:45,成功率:40)
陳玦單身。男人精蟲上腦的時候,什麼事都做得出來。<101nove.. 第三方介入(風險系數:85,森晚整理成功率:15)
僱人勾引陳玦,掰彎他,我再佯裝驚訝,略施小計取而代之。
d.下藥引導風險系數:40,成功率:50)
睡是睡到了,睡完了麻煩就大了,搞不好陳玦要報警抓我。
顧思意在每個方案後面都加了詳細的利弊分析,甚至列出了具體的執行步驟和應急預案。
……
最後,顧思意長按刪除鍵,全刪掉了,他將後腦勺用力在床頭軟包上撞了幾下。
他很少在一件事上找不到最優解,但這就是一件無解的事。
週六上午。
顧思意坐在麥當勞二樓靠窗的位置,一邊看資料一邊等陳玦。
對面咖啡廳裡,陳玦正在和當事人亞倫談話。
案子下週三就要第三次開庭了。透過玻璃窗,顧思意能看見陳玦今天穿了件米色高領毛衣,臉帥得沒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