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盟第二星域實際控制線。
一艘小型運輸艦緊貼著一顆石質小行星,靜靜的陪伴著它從星盟飛向諾奇德一側。
所謂實際控制線,從來沒有出現在星盟的官方星圖上。同理,諾奇德人的星圖上同樣沒有這個區域。
因為,雙方都稱自己擁有這片狹長星域的所有權。
當然,在雙方的軍用星圖上,都標註著這條看不見的“線”。
看這艘潛航運輸艦的外形,很像混跡於控制線兩端的“鵜鶘”,一種走私犯慣用的改裝運輸艦。
實際上,這是一艘隸屬於第九傘兵師的偽裝艦。平時的工作,就是冒充走私船吸引星際海盜來打劫,然後露出猙獰的獠牙將其撕碎。
在星盟的軍事序列之中,但凡番|號中帶有偵察連、傘兵師之類,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裡的兵種名稱,都是星盟精銳的特種部隊。
鵜鶘的原型艦,是多年前一種運營失敗的高速運輸艦。可原艦諸多看似失敗的設計,對於活躍在星盟和諾奇德之間的走私者來說,卻是極好的成功思路。
隨著走私者對其升級改造,煥發第二春的“鵜鶘”成為偷渡控制線的絕對利器。原本被廢棄的老舊艦船,也紛紛被各種藉口“處理”掉了。
艦長約一萬四千米,配備有五臺高功率聚變引擎和兩臺遷躍引擎,巡航速度和最高航速較快,具備特有的二次折越能力,外形略顯扁平利於隱藏……
昔年那位因航線運營失敗而捱罵的設計師,絕對想不到他的得意之作,會成為走私犯們的最愛。
或許是考慮到人手的問題,一般來說鵜鶘運輸艦班組成員只有十名,遠低於普通小型運輸艦的班組人數。
這艘潛行的偽裝艦,雖然駕駛艙裡有八個位置,但只有艦長、通訊、火控和管損四個位置有人。
坐在吊籃式控制檯上的,是一頭帥氣銀髮的張逸峰。他沒有穿自己的少尉軍服,另外的三名班組成員也都穿著便裝。
自這次代號“捕蠅草”的行動開始,他們這個僅有八人的班組就進入靜默狀態,只有張逸峰知道此行的目的地。
張逸峰新兵訓練完之後,被分配到第二星域服役。只用了僅僅四個月時間,就成為這艘內部編號021、艦名為隨緣號的偽裝艦艦長。
這樣“火箭”式的任命,固然有他王牌機師的能力加成,他老子張正凱的“內舉不避親”也是重要因素。
張逸峰的父親張正凱,三年前榮升第二星域防衛軍司令,是星盟軍現役中將裡最年輕的一個,也是有資格問鼎防衛軍司令部總司令寶座的軍方大佬之一。
作為星盟第二星域軍事力量的主官,任命一名王牌機師去當偽裝艦艦長,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首先,張逸峰有那個資格。其次,他也有那個能力。
某偽裝艦艦長位置出缺,戰區老大發話說,要給年輕王牌鍛鍊的機會。
底下具體辦事的人,總不能因為張逸峰是戰區老大的兒子就刻意壓著他。
那既不明智也不理智,這樣的傻事,恐怕只有軍籍管理處王鈺王大處長那樣的傻子,才會專門去那麼幹。
雖說張逸峰榮升艦長確實沾了一點裙帶關係的光,但他成為隨緣號艦長之後,憑藉其優秀的軍事素養和待人熱情令人如沐春風的好評,很快就獲得了班組上下的一致認可。
隨緣號的運氣也不錯,張逸峰走馬上任之後屢屢“誘捕”海盜得手,全艦班組連續有戰功入賬,在偽裝艦基地裡闖出了不小的名頭。
若非張逸峰的資歷尚淺,積累的功勳值尚有不足,搞不好晉升中尉的通知早就下來了。
其實不僅張逸峰沒有晉升,同期結束測試參軍的志願者們,一個晉升中尉的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