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專案完全改了。
1000畝地,被分成四期,第一期200畝,作為普通電梯住宅。
容積率設定為3.5,不算高也不算低。
建築8棟30層左右的樓房。
第二期300畝,12棟。
第三期300畝,12棟,最後一期200畝地,則是高檔獨棟別墅。
因為是一整塊地,所以一到四期只是中間修了一條雙向四車道的公路而已。
實際是連成一片的32棟樓,只是別墅區是靠近南邊區域。
環境最好,因為邊上就是一個市政公園。
200畝土地上,只修了66棟獨棟別墅。
平均每棟別墅用地2畝,其餘則是近70畝地的綠化和公共設施,可以說是整個小城最高檔的地方。
規劃圖,覃勇是找的駐魔都的一家歐洲頂級設計院涉及的規劃圖。
效果圖一出來。
一二三期不說,單是四期的那66棟別墅,除了內部36個股東沒人迫不及待地認購了外,剩餘的30套,不到半天就被搶光了。
這讓覃勇明白了,房地產為何後來會發展成那樣畸形了,這國人對房子的執念簡直就是變態啊。
引申一下,實際國人對房子的執念就是對土地的執念。
城裡人是沒有土地的,而建設在土地上的房子就成為他們的寄託。
有房和沒房簡直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能力的最低標準了。
覃勇說出的等建好再賣的話,被所有人反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他們錢都收了上千萬了。你這會告訴說建好才賣,也太傻了。
不過覃勇堅持。
最後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去開始退定金。
不過讓覃勇沒想到的是,他說出退定金或者全款的時候,引來了一大片吐槽,甚至把他們的工地邊上修的一個展館給圍了。
覃勇哭笑不得。
這些人都有病吧,以前怪開發商,現在看來早期真的是這些瘋狂的購買者給慣出來的啊。
不過覃勇也不得不感嘆一句:這個時候雖然便宜,但是對比工資也不算便宜。
只能說哪個時代,有錢人都不少……
一棟別墅雖然看起來只要50萬,但是2002年的50萬啊,普通多層住宅,小城的房價才400多元一平啊!即便你買1000平,也才四十萬。
而一個別墅50萬,還被人瘋搶,你說這社會怎麼了?
原來2002年的時候,貧富差距已經拉大道普通人不能想象的一個地步了。
覃勇黯然,思緒飄到了不知道哪個地方去了。
知道季芸的電話響起,他才驚醒,自己這將近一個月時間竟然沒有跟季芸有多少聯絡,不由敢接接起電話:“小芸兒啥事啊,是不是想我了?”
……
覃勇開車回到學校的時候。
又引起了一眾羨慕的目光。
不過寶馬7系的私密性相當好,幾乎沒有人看出開車的是他們大學的學生,學校的風雲人物——覃勇。
時間已經到了六月,小城溫度很高,校園裡到處有美麗的風景飄過。
難怪很多詩人或者作家都會懷念大學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