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期末。
覃勇的超時空,已經把小城所在的省份十幾所高校全部佔領。
華信通也正式引起了那位老鄉的注意,蘇黃之爭的局面,終於也在通訊行業打了起來。
這種零售賣場的競爭,是真正的刺刀見血。
沒有其他什麼好的手斷,就是低價。
手機的價格是一家跨界的國家五百強給刺穿的,當年一份手機白皮書讓多少通訊廠商對它是恨之入骨。
不過最後也只能割肉含淚跟上,市場經濟,之所以比計劃經濟更容易發展壯大,其根源就在於競爭。
只有不斷的競爭,這個科技才會不斷進步,消費者才能獲得最高價效比的產品。
覃勇實際上早就預料到這一步。
他步步為營,在早期的資金陣痛後,而今經過半年左右的發展。
除去蜀省,雖然目前其他省會城市平均還不到三家店,加起來也才85家店,加上蜀省大本營也不過200來家店。競爭對手他們目前卻已經擴張到了500家店。
不過兩者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競爭對手的門面幾乎都是租的,覃勇的華信通每一家的店面都是華信通自購產業。
因為這樣,華信通更顯從容。
船小好調頭。
覃勇幾乎每天都跟自己父親通電話,制定了一整套市場促銷方案。
前世,覃勇先是做了7年手機銷售,一直做到省區經理,管理過一個省的銷售隊伍。後面因為面試菊廠失敗,轉行做回了老本行文字工作,做編輯記者一直做到穿越前。
而今更是依葫蘆畫瓢,很多方式,甚至就是從對手後世採用的手段來對付它。
有時覃勇都在想:我這樣做是不是太對不起老鄉了。
不過這個想法最多不過腦海一閃,就被他丟到了垃圾堆去了。
商場就是戰場,沒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只有第一和第二,絕對沒有並列第一的說法。
不求弄死你,但是我就是要當老大。
振華科技咋鄭中華的帶領下,持續不斷的高薪誘惑下。
成立不到半年,已經發展成擁有200人的研發團隊,銷售人員近百人的科研為主的高科技通訊公司。
贊尋被覃勇拿捏了一下後,變得很老實,此時振華手機的出貨量以每月50的超高增長率高歌猛進。
其他晶片商都感覺狼來了。
依靠振華的大記憶體技術,贊尋一下成為了很多國產機廠商的首選晶片供應商。
如果照此發展速度下去,贊尋不用一年,可能就能把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拉下馬,從而直接面對國際巨頭。
資金的積累速度已經超越了覃勇原先的預估。
領先一步的技術紅利,讓覃勇真正的體會到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真正含義,想起後世的兩大國對抗。
他就更堅定了走科技路線的決心。
忙碌的日子總是很快,古人形容這個時間就宛如白駒過隙一般。
覃勇他們進大學的第一次期末考試如期來臨。
臨考前幾天。
圖書館徹夜燈火通明,很多學生都在做最後衝刺。
有人戲言:大學生時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僅用三五天,就能把一學期的課程學完。
甚至有人建議,既然一學期的知識只用三四天都能學完,還要花十年時間上什麼大學,直接一個月學完就完事,其他時間都拿來實習賺錢算了。
當然這是玩笑話,不過也說明很多問題,大學教育是有問題的,學生進入大學,基本都放飛自我了。
只有少部分大學生能做到自律,985好於211,211好於普通二三本,二三本又遠遠好於專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