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生命的延續,誰說功成名就一定要事業飛黃騰達。
其實一輩子安安心心把一個孩子教育養大成人,步入人生正軌,也算一大成就。
鄉鎮企業有今天沒明天,自己一個地道的農民,有這個工作也算一個安慰了。
只要有這個工作,自己就有能力供兒子上國內任何的大學,前提是他能考上。
氣喘吁吁的跑到行政辦公室,看著辦公桌上那臺紅色的電話……
覃柏泉破天荒的猶豫了,他突然有點不想打電話了!
……
程秀英沒多少文化,生於五十年代的她,只讀了四年小學,算是勉強認識字。
對於嫁給高中生覃柏泉,她前三十年都是無比自豪的。
不過隨著90年開始,這種自豪,慢慢被無數的柴米醬醋茶的生活瑣事,變成了埋怨。
身為地道的農村婦女,她要面子,更好強。
幹農活幾乎成年男子都幹不過她。
覃柏泉就更別提了,但是生活並沒有過得多好。
直到覃柏泉在鎮上的鋼廠找到了一個鍛打車間的鍋爐工,每月有了幾百元,好的時候上千元的工資時。
她才稍稍溫柔起來。
覃柏泉的家庭地位高了起來,不過對於家裡大事,一直還是她說了算。
今天鎮上趕集。
程秀英和同大院的幾個婦女揹著背篼走在路上。
“程秀英,你心還真大,昨晚電視裡不是說,今天高考出分麼?你就不查下分?”一個和程秀英關係不錯的中年女人問。
“問啥?我才不關心呢!”程秀英心裡一咯噔,她文化不多,真沒想起這茬。
心裡暗暗後悔,早知道,自己就該去邵大漢那打電話問問了。
不過轉念一想,心裡苦澀的笑了下:我都不會打電話,更別說查分了。
其他幾個人看著程秀英,取笑道:“我看你不是不關心,是不會查吧,你傻不傻,不會不知道問你兒子啊,勇小子可聰明著呢!”
“爬,老孃不會查,難道你們幾個瘋婆娘會查?”程秀英笑罵一句。
不過程秀英腳步加快了,顯然想早點趕完集,買完東西,回家問自己兒子。
“不是不關心麼?你走那麼快,有鬼在攆你嗦!”幾個人繼續笑著打趣。
到了街上。
因為是趕集天,人很多,聲音十分嘈雜。
程秀英擠到以前供銷社改的一個雜貨店。
老闆娘和自己小姑子嫁的剛好是一個生產隊的,不過一直在供銷社上班。
改制後就自己承包了供銷社商店,現在早在鄉上安家了,算是有錢人。
剛好她女兒跟自己兒子也是一個初中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