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橫道:“我在大軍中,是按兵種練兵的。比如弓箭兵、槍兵、刀兵、盾兵等等。如今不是按兵種而是按連隊,您看看,一個連裡你拿刀他拿槍,這兵還怎麼練?”
楊淩問道:“你既然這樣說了,就是想到了辦法。你來說說。”
姚橫道:“如果應應急,那就以連為單位,或者排為單位,兵器統一。”
“如果用長遠眼光看呢?”楊淩問道。
姚橫道:“那就是砸錢,用錢提高戰力。”
楊淩看了看羅天厚、梁莊、徐年,幾個人一句不說。練兵和練僧兵是兩條不同路子,他們沒有發言權。卜傑面帶微笑,明顯是已經和姚橫達成一致。
楊淩道:“我想練出精兵,怎麼砸錢,砸多少錢,你就直說無妨。”
姚橫和卜傑對視一眼,終於說了自己想法:“團長,我覺得你是有大志的,我就說說我和卜傑想法。想練精兵,必須武器一致,這樣才能統一訓練效果突出。我倆想了一下,最好能每人一刀一槍,都是統一制式裝備。長槍造價低,咱們自己手裡的就差不多夠用。刀您看看,陌刀、朴刀、倭刀、雁翎刀還有你們僧人用的戒刀,都弄不清有多少種。”
卜傑也補充道:“不同的刀練法不一樣。比如雁翎刀是單手刀,可以右手持刀左手持盾。倭刀較長,是雙手刀,這就沒法混雜在一起練了。咱們必須選擇一種刀,研究出適合的刀法,就簡單幾招即可,貴精不貴多。”
楊淩頻頻點頭。後世打鬼子時候有大刀隊,和鬼子拼刺刀戰績斐然,原因就是練出幾招實用刀法。
楊淩道:“我明白了,老姚你說半天,就是想把刀統一了。這彎子繞的。”
姚橫摸著後腦勺,呵呵笑道:“就這麼個意思,還是團長明察秋毫。”
楊淩“嘿”了一聲道:“傻子都能聽明白,你就別捧臭腳了。看來你們已經有腹案了。”
姚橫道:“刀為十八般兵器之首,剛猛才是他的魂。我覺得一手刀一手盾不倫不類,防不好攻無力,最是無聊。用刀就用雙手刀。”
“難道你想全軍用倭刀?”
楊淩在後世經常看到的就是哇哇吹中國刀劍多麼好,甚至什麼兩千多年前的寶劍出土還鋒芒畢露什麼的。結果讓他誤以為中國兵器製作技術世界第一。
哪曾想回到章朝接觸到武器才發現:中國宋朝時候,已經認可日本倭刀是最好的刀了,這可太打擊他的民族自信心了。
到了明朝,軍隊就開始大批從日本進口倭刀。大將藍玉就因為府中私藏萬把倭刀被定以謀反罪。
戚繼光目睹倭刀輕易砍斷明軍士兵的兵器,乾脆開始仿製倭刀。可惜因為技術不過關,還是達不到真正倭刀的質量。
姚橫一說用雙手刀,楊淩就明白了姚橫的心思,這是奔著好刀來的,打算買進口貨了。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