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回龍崗下邊。”
“走,看看去!”
楊淩也是好看熱鬧的主,也緊走幾步,跟上顧小三,趕了過去。
作案的地點就在回龍崗下,大路兩端各有三個悍匪持刀攔住了路人,有些膽小的見在做打劫的勾當,就趕緊掉頭溜了。
但是中國人喜歡熱鬧不怕事大的人更多,這時楊淩這邊路上已經聚了不少人,抻著脖子觀看戰局。
官道不寬,看熱鬧的人堵滿了道路。
顧小三引著楊淩,嘴裡喊著“借光借光”,揹著大籮筐擠來擠去,就破壞了觀看秩序。
有人就不樂意了,喊道:“注意點兒啊,有個先來後到沒?”
顧小三哪管那個,胡言亂語道:“讓讓讓讓,裡面有我家親戚,再不進去不趕趟了。”
有親戚?那告個別收個屍什麼的是必須的。
中國以孝治國,顧小三這個理由夠強大,人們“唰”的一下讓開了一條縫,顧小三和楊淩鑽了進來。
這個時候被打劫的來了親友團?三個彈壓看客的劫匪緊張起來,舉起刀問顧小三:“哪個是你親戚?”
顧小三也是個坑貨,回頭問楊淩道:“楊哥,哪個是你親戚?”
楊淩苦啊,你顧小三問我幹嘛?不是你老顧家親戚嗎?敢情你是替我喊的啊,你這不冒認官親嗎?這虧的是劫人,如果是劫驢怎麼辦?難不成還有個牲口親戚?
楊淩仰起頭,打算假裝不認得顧小三了。我姓楊是來看熱鬧滴,不是來認親戚滴!楊淩佔了最佳觀看位,雙手抱胸,津津有味的看起現場直播。
顧小三見楊淩擺出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只好回頭對三個壯漢乾笑道:“哥們,別緊張。你們把刀放下,別緊張。我看看啊,說不定親戚在你們一夥人裡呢,那咱們還是一家呢。”說著手搭涼棚,仔細張望。
楊淩現在這位置倒是挺敞亮,眼前局勢一覽無餘。只見山壁那邊翻了一輛馬車,馬匹倒在地上一動不動,顯是死了。還有一輛馬車沒有馬,估計是被放開了,和翻倒的馬車形成了犄角之勢,護住裡面幾個人。
最裡面靠著巖壁,是一個摔得鼻青臉腫的中年人。楊淩仔細打量一下,正是昨晚吃飯的那個官員。這回看不見什麼官威了,就是體似篩糠拉著戴幕離的女子。
他的身前是顫抖著聲音大呼小叫的管家。那個道士也提著寶劍站在那裡,倒是還鎮定。最外層是依靠兩輛馬車,輪著棍子用力揮動,苦苦防守的幾個衙役。
外面進攻的十來個人楊淩也見過,正是昨天四海居喝酒的那些江湖人物。
楊淩有些無奈:怎麼無論哪個時代,所謂的江湖人物臉上都是貼了標籤的?就沒有英俊瀟灑玉樹臨風一枝梨花壓海棠讓人一看就正氣凜然的帶頭大哥?比如自己這樣的呢?
其實孟子說“居移氣,養移體”,環境的確會改變人的氣質。天天琢磨著圖財害命,擔憂著官軍圍剿,不養出輕生好死的亡命徒氣質才奇怪呢。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